第27部分(第1/4 頁)
“關於其二的教化,屬於思想範疇,這裡就有如何辦教育,如何使民眾知書達理,從而人人知廉恥而遠jiān佞,這一條坐起來需要潛移默化,不能一撅而就。”
“最後一個治安問題,苟參以為,這個比較難。”
“哦?為什麼第三條是比較難的?難道,比賦稅教化還難?”
劉詢看著苟參問:“你自己就是侍曹,對於治安應該最熟悉,所謂輕車熟路,熟能生巧,其餘那兩條你都很陌生,反而覺得容易,怎麼講?”
苟參手裡還捧著肉湯,說:“陛下,苟參之所以說管理治安是最難的,因為這世上最難的事情,就是人和人打交道,人和人來往。”
“凡事有形而人心無形,人心總是琢磨不透的,人是變數,人的思想意識是最不穩定的因素,比仿說我大漢和匈奴,匈奴一會和我們為敵,一會又要和我們和好,一會又想投降我們,反反覆覆,很難辨清他們什麼時候是真,什麼時候又是假。”
“縱觀我華夏氏族,從東周列國時期就紛紛擾擾,亂世成風,而後經歷chun秋、七國的諸侯混戰,民眾都渴望安定,嚮往平靜……”
“《禮記》裡面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只有知識體系在百姓中普及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大家的思想境界才能統一的提升上去,這樣人人都有了榮辱觀念,民風自然就會好起來。”
苟參說著忽然又跪了下去:“苟參擅言:武皇帝末期,國家大亂,土匪橫行,結果繡衣使者馳騁全國,旌旗所到之處,千百人身首異處,別的地方苟參不瞭解,潁川郡時至今ri,讀書者都不多。”
“往事歷歷在目,距今也不過幾十載的光yin,人心慌亂,互相猜忌,這些都是不安定的因素,這些絕對不是能光靠著教化和疏導所能長治久安的。”
“唯有治安好了,大家安居樂業,一切穩定下來,才有欣欣向榮的可能,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劉詢聽了,沉思一會,忽然問:“苟參,你可知罪?”
苟參想都沒想就說:“苟參知罪。”
“罪從何來?”
這時,大殿一處又傳來一聲嬌笑,然後隱約的聽到:“夠慘這下慘的很了,沒罪能穿囚衣……”
這儼然還是敬武公主劉敏的聲音。
看來剛才劉敏和劉施根本沒有出大殿,一直躲在一邊聽苟參和劉詢說話。
;
第59章一步登天
劉詢的話再一次被敬武公主給打亂了,但是聽劉敏和劉施這一次真的是走了。
看來劉詢非常寵溺自己這兩個女兒,苟參聽到劉敏和館陶公主劉施的聲音漸行漸遠,才說:“皇上,苟參在穎水縣時,因為不滿三個兄長的刁難,就希望透過縣尉許浩明為自己謀求利益。”
“苟參攀附權貴,謀求一己之私,這是罪一。”
“第二,苟參明知穎水縣政務不通,但是為求自保,沒有向上級控訴,得過且過,敝屣自珍,失去了作為一個侍曹的應有覺悟,這是第二宗罪。”
“其三,苟參深陷牢獄,皇上既然召見苟參,必然已經知道苟參在潁川所作所為,就算是苟參有罪,皇上也算已經赦免了苟參,苟參本來完全可以換掉這身囚衣,但是苟參為了刻意表現自己受了冤屈的心裡,用以博得陛下的同情,還是衣衫襤褸的來到了長安,招搖過市,置身宣室殿外,苟參的錯就是不該用小聰明來試探陛下的明見萬里。”
“苟參之心當誅,罪莫大焉!”
劉詢一聽,審視著苟參,半晌才說了一句:“你小小年紀,倒是有些自知之明。”
苟參低頭說:“苟參萬死!”
“既然你能醒悟,朕,恕你無罪,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