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2/3 頁)
爛柯福地(第三十福地)&rdo;。爛柯山的名字是唐憲宗元和年間才有的,此前一直叫石橋山或石室山。
關於爛柯之名,道教秘籍《雲笈七籤》中說:&ldo;爛柯山在衢州信安王質隱處,為天下洞山第三十。&rdo;這裡有一個典故:南北朝任昉作有志怪《述異記》,裡面記載西晉樵夫王質入山伐木,見童子弈棋,因而置斧觀棋。當王質拾斧欲歸時,斧柄已朽爛。回到家,發現已滄桑變化幾十年。有一年,劉禹錫在揚州碰到白居易,席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就曾用過這個典故:&ldo;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rdo;
爛柯山上,有寺叫石橋寺,有觀名集仙觀,有洞稱青霞洞,從寺觀踏石階而上約千尺,達到峰頂,可以看到有長條巨石在雲霧間橫跨如虹,這就是唐時非常有名的石橋仙境,也就是傳說中王質所到之處。詩人孟郊曾專門寫有《爛柯山石橋》一詩:&ldo;樵客返歸路,斧柯爛從風,唯餘石橋在,猶自凌丹紅。&rdo;
玄宗開元年間,張萱為信安郡王李禕的幕僚。李禕是吳王李恪之孫。李恪即李世民第三子。李禕少有令名,又長於軍事,曾任兵部尚書,西敗吐蕃,北攻契丹,戰績非凡,但後因事受牽連,在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左遷衢州刺史。就是這期間,他遊覽了境內名勝爛柯山,張萱亦跟隨前往。
張萱本是關中人,初到江南,激賞於明山秀水,而爛柯山不但有王質的傳說,也是神話中炎帝的雨師赤松子跟其小女少姜修煉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這眼前的山川確實極為秀異:群山之上,滿目蔥翠,石橋凌雲,花木叢生,燦若雲霞,又有飛瀑清流,松盤鳥鳴,令人神飛杳杳。張萱為之陶醉,回去後一氣呵成作下《石橋圖》。爛柯山景色深幽,一如仙境,該畫的模樣,也就可以想像了。
李禕非常喜歡這幅畫,把它獻給了玄宗,玄宗又賜予寵臣高力士。但高力士不識貨,得畫後隨便塞在了一個地方。後來,他的宅子舍為寺院。再後來,&ldo;安史之亂&rdo;開始,這幅名畫被塞進了破甕中。
不過還好,在上面的故事裡,人們都是識寶的,沒有把這稀世作品糟蹋了。
但是,你也得承認,任何時代和任何領域都有菜鳥。比如《酉陽雜俎》中記載的另一個故事:平康坊菩提寺在宰相李林甫宅西,李每年過生日,都請寺僧為之設齋。有一僧人曾為李誦經,被賞了一副名貴的馬鞍,後來賣了七萬錢;又有一僧,也奔著賞物也去了,但李只給了他一顆長數寸的朽釘般的物件,僧人大失所望。
僧人把那東西拿到西市去賣,一來自域外的胡商發現後驚道:&ldo;這是從哪得到的?我一定得買下,不劃價!&rdo;
僧人想了半天,說:&ldo;你就給我一千錢吧?當然,如果你覺得高,我們還可以商量。&rdo;
胡商笑:&ldo;這樣吧,我給你五千錢。&rdo;
僧人大喜,把那東西交給胡商,後者拿到手後,說:&ldo;此為佛之寶骨,價值連城。&rdo;
那自以為得了便宜的僧人,想必只有愣神兒的份兒了。有人說,李林甫怎麼會拿佛祖的舍利隨便送人?或者說,他也不識貨?
佛祖圓寂後,真身化作五彩舍利,分三種:肉舍利、骨舍利、發舍利,一共有八萬四千份,被印度阿育王遣使分贈各地。而玄宗時代,長安作為世界的中心,雲集了天下至寶,所以作為皇帝寵臣的宰相李林甫,擁有一段佛祖的舍利也不是稀罕事。
回過頭來再說張萱。張萱雖然名盛,但正史上並無傳記,唐朝張懷瑾所著《畫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