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要不怎麼說部委直屬的大廠就是豪氣,談不攏就兩手抓,反正是摸著石頭過河,連中央都是一邊摸索,一邊改革,永宏廠這麼做無可厚非。
於是俞廠長扎進民品就一去不復返,何總工則默默積蓄力量準備把部隊的艦載殲/強擊機試製任務一舉拿下來。
然而何總工想法是好的,問題是部隊不是他家開的,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就算是試製型號,部隊也想搞出個符合自身條件的可用型號,因此對試製廠家的技術實力看得很重。
永宏廠在參與試製型號競爭的幾家航空企業中,實力只能算中等,技術情況並不突出,按理說充其量只是個陪跑的角色。
好在何總工的資歷夠老,跟部隊的關係夠緊,再加上出身東北航空業,鎮得住兩家來自東北的重點廠,這才有了勝出的希望。
但人望的作用再大,也彌補不了技術上的缺憾,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機翼壁板的強度,永宏廠的產品只能達到空軍部隊的最低要求,放到艦載殲/強擊機上就等於不合格。
反觀東北兩個重點航空廠,前年剛從美國進口六臺新式裝置,令其機翼壁板的生產效率提高了一倍不說,結構強度也大大增強。
要不然兩個廠子生產的殲八殲擊機也不可能得到部隊的好評,有這兩個重點航空廠擺在那兒,何總工就算人望再高也只能成為擺設。
可要讓他更新裝置與兩個東北航空廠比肩,永宏廠有沒那個實力,進口裝置,那是要動用外匯的,先不說上級能不能批下來,就是漫長的運輸時間永宏廠也等不起,更何況永宏廠根本沒有多餘的資金進口新裝置。
遠在京城開會的何總工愁啊,揪頭髮呀,想啊、想啊,還別說終於讓他靈機一動,抓到一絲曙光。
那便是73年他牽頭搞得一套機翼機構增強的工藝改良方案,本來這套方案是為了給大飛機機翼預備的,可隨著總工程師、核心技術骨幹及全部技術資料被h市挖去後,永宏廠的大飛機夢算是徹底破滅了。
那套機翼機構增強的工藝改良方案自然就不了了之了,就連它的制定者何總工本人都覺得這東西會在故紙堆裡躺到天荒地老,沒成想卻在這個時候用到了,於是連忙給廠裡的喬辰宇打電話,讓他安排人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
「本來還擔心,這東西在特殊時期會被人遺棄,沒想到儲存的這麼好,」喬辰宇拿著一疊的技術說明材料興奮的看著石軍等人,「這樣咱們就有底了,雖說那時做的是可行性研究,但何總工卻是下了大力氣的,對標的也是國外最先進的大飛機的機翼生產工藝,那就是噴丸成形工藝。」
第四十六章 噴丸成形
聽噴丸成形工藝,林光華等人一臉茫然,顯然對此十分陌生,到是石軍一臉恍然,似乎並不陌生的樣子。
喬辰宇笑了笑:「小石,你知道噴丸成形?」
「在學校裡看過一些外文資料,裡面有提到過。」石軍也不隱瞞,回應著說。
「哦?那你說說看。」喬辰宇也有些好奇,石軍點點頭,便繼續開口:「所謂噴丸成形,顧名思義就是用細小的金屬噴丸對對部件兒進行冷加工的一項工藝,在咱們航空工業領域主要的應用是對帶筋整體壁板或厚蒙皮進行加工,也就是咱們常說的機翼壁板和複雜蒙皮部件兒。
該類部件兒大家都清楚,由於外廓尺寸大,板材薄厚層次強,內型結構複雜,給成型工作帶來許多困難。當前咱們用的是蘇聯的kГЛ-2型蒙皮滾彎機,以滾彎的方法來加工這類零件。」
說著頓了一下,看了眼車間不遠處那臺還在工人手裡運轉的kГЛ-2型蒙皮滾彎機,緩慢而又笨拙的運轉,發出卡拉卡拉的聲響,石軍便嘆口氣繼續道:「只不過,滾彎機用三支點彎曲原理的滾彎方法來成形單曲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