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日月所照,皆為漢土(第2/2 頁)
來說,那是連癬疥之疾都算不上。
甚至你都不需要派軍隊前往,那些從事貿易的商隊,就會將這些人一個個的揪出來。
........
公元前23年,1月。
如今的你已經五十了。
各個殖民地這些年,偶爾的也出過亂子。
大漢在各地的移民,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襲擊。
傷亡倒不是很大,可實在噁心人。
於是,你命令當世大儒劉向,及其子劉歆結合儒家及阿三地區的種姓制度。
創造出一個以儒為主,種姓為輔的新制度出來。
要弄出一條新的儒學路線出來。
這個制度,要適用於外。
至於大漢本土,則依舊以法為骨,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去除掉一些儒家不好的影響。
要讓大漢百姓的思維開放出來。
你還想攀一攀科技樹。
至於說,這樣開放之後,大漢的百姓會不會去同情那些受到大漢殖民的人。
嗯,對此,你只能表示夷夏之防是個好東西,這玩意你是不會去廢除的。
你大致的意思,那就是外儒,內法。
這個外儒要和後世明清的儒家一樣,能洗腦,夠封建。
當然,更重要是這個儒學中要把種姓制度的核心融入進去。
而內法,則依舊是正經儒學,加正經法家。
對於這一項任務,劉向僅僅只是猶豫了片刻就應了下來。
似乎這事情他手上很簡單一樣。
公元前22年,5月。
經過一年半的時間,劉向終於是拿出來了一套新的儒學。
什麼小腳,什麼貞節牌坊,什麼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反正只要能夠限制思維的玩意,劉向都弄出來了。
除了這些之外,他還將種姓制度改了一下。
首先,除了正統大漢人之外,其他的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種姓之分。
但是,儒學是分等級的。
從學士,到大儒,一共九品十八等。
只要達到儒生水準,也就是儒學分級中的六品。
那麼,他就能免去繁重的勞作,可以去教學除了正統大漢之外其他人了。
只要這人的儒學水平,能夠達到儒士水準,也就是儒學分級中的三品。
那麼,他就能夠擁有真正大漢戶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