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守關訣竅,固守待援,沒有援兵,死守關口,只是困獸之鬥。
許都無力派出軍隊,洛陽城僅有一千軍兵,無法指望。
許都北方,兗州境內陳留,駐紮有三萬軍隊,用來防衛袁紹偷襲。
夏侯惇派出快馬,去陳留請求援兵。
他要把呂布的軍隊死死的拖在虎牢關前,然後與援兵夾擊,讓呂布就此滅亡。
仲夏的風,特別的炎熱,也使人特別容易煩躁。
宛城大戰以來,飛騎大軍就一直沒有休息。
大戰前後持續了大半個月,大戰之後火速進軍許都,到現在又將近一個月。
鐵打的飛騎大軍累了。
一路奔波,吃的全是乾糧,皮囊的水都得節省飲用,有時還得用來飲馬。
堅持到現在,全軍憑的是一股信念,一股創造美好未來的信念。
可信念並不能保持士兵的戰鬥力。
炎熱的天氣使勞累的大軍接近虛脫。
我的心特別煩亂,這樣下去,面對虎牢關以逸待勞的敵軍,我們不用打就會自己散架。
兵貴神速,時機不允許我軍有片刻的耽擱。
我軍指明瞭方向,曹操必然要派陳留的守軍支援虎牢關。
我軍搶的就是速度,打的就是閃電戰。
和身邊的張遼,賈詡研究了很長時間,還是找不出恢復我軍戰鬥力的好辦法。
夜晚,大軍進入了短暫的休息階段。
而我們三個則圍在地圖前,研究著如何攻破虎牢關。
賈詡在地圖上用手指不停的畫著圈,凝神思考著。
他喃喃自語:&ldo;假如能和高將軍聯絡上就好了。&rdo;
高順?
高順率領步兵大軍從宛城出發,進入洛陽,按我們提前的安排,現在也正向虎牢關靠攏。
三國沒有手機,兩軍之間的配合只能按大概的時間來計算,期間有任何意外發生,都會影響戰局的走向。
高順大軍的動向我們現在是一無所知。
賈詡指著地圖,告訴我們假如能和高順配合,那麼就可以如此這般。
賈詡的主意非常的好,難題就是無法聯絡上高順,難以實現配合。
我看著地圖上虎牢關周圍的地形。
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我軍和高順軍之間隔著橫跨近百里的長長山嶺,其間更有絕壁斷崖,飛鳥難渡,猛獸難躍。
我一咬牙,事在人為,不嘗試一下,怎知事不可為?
我壓下了張遼和賈詡的反對意見,決定親自橫穿絕嶺,去尋找高順。
和賈詡仔細核對了配合的細節,我帶著一包紮營用的篷布,騎著赤兔馬出發了。
我尋了一處山勢比較平緩的地方開始爬山,赤兔馬被我留在了有山溪的山腳,好言撫慰,讓它耐心等待。
找了幾根合適的樹幹,我帶到了山頂,解下身後背著的篷布,我製作了一架簡易的滑翔機,這是我用來橫穿絕嶺的秘密武器。
古人不懂得飛機的原理,即使我告訴他們滑翔機可以飛起來,也沒有人會相信,更沒有人會去嘗試。
如今我有了《霸天決》的內功基礎,不再害怕輕微的摔或碰,只要我飛起來,到達對面的絕壁,憑我自創的&ldo;壁虎遊牆&rdo;輕功,從山底爬上山頂也不是不可能的。
放鬆了心情,我自嘲的想到,原先身處現代也沒有不顧危險的嘗試過滑翔,如今為了三國的一場戰役,我輕易的就將自己置於危險當中。
我已經融入了這個時代,我已經當自己是三國的一份子。
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