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1/3 頁)
在校內的學習上,開始越來越多的涉及專業課程,《城市規劃與設計》、《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城市道路與交通設計》《建築工程設計》,各門課程都是全新的,《建築工程設計》雖然是考察科目,可是作為學校各專業共通的課程,依然是重點,完全按考試科目對待,其中《城市規劃與設計》課程的老師就是雙寧市建設局的總工程師衛志希,在學習《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時候,衛老師特地帶大家參觀了雙寧市建設局裡的雙寧市城市規劃模型,現場給大家講解。學校還請來一位來雙寧交流訪問的日本的城市規劃專家給大家講了一堂大課,瞭解世界城市規劃的先進理論和規劃方法,城市功能的定位,風貌的塑造,生產力的佈局方面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瞭解中國即將進入城市化的發展期,農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趨勢。學習開始一步步向縱深推進,以前在大家眼中熟視無睹的城市,其自身生長髮展規律和人為可控因素漸漸的腦海中分散又凝聚,形成了新的自覺的城市成長理念。
讓人意外的是衛志希總工程師還十分懂“風水”,在課餘的時候,他閒聊式的給大家講解。不過他講的風水不是鄉村風水師們那套玄乎生硬的東西,和乾、坤、震、艮、巽、離、兌、坎等八卦等名詞沒實質性的關係。他從人類原始社會群居點的形成分析風水學產生的原因,剔除其在後世演化過程中沾染在它上面的神秘因素,還原其本來面目;對民間內外風水中的穿堂煞、反弓煞、天斬煞等,都有淺顯而獨到的見解。他並不鼓勵學生們學風水,只是透過解剖民間風水而廓清其迷霧,結合專業課,避免學生們以後被迷信的東西繞暈。雖然陸運紅和大家一樣,對這些東西都不甚了了,可經他一講,先入為主地有了比較正確的觀念。總的說來,學校專業課的老師們講學很負責,對這批還沒脫娃娃氣的學生都有一種質樸的關愛。
接近假期的時候,學校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科的科長和學校的幾位老師,從雙寧市建設局承攬了一個工程,雙寧市城西客運站片區的詳細規劃與即將開工的標誌性建築城西客運站和配套賓館的設計,他們把工程承包下來以後,決定從學校裡幾個班找一批學生假期裡參與具體的規劃與設計工作,給予一定的設計補助,而他們只負責指點。崔老師知道訊息,來班上問哪些同學假期不願意回家,並且願意參與這項工作的,她可以去給科長說說。班上願意留下的同學不多,陸運紅正愁假期裡回家去又沒法找到掙錢的工作,只要人家不挑剔,他更願意參與,忙給崔老師說,最後班上願意參與的有五個,除了陸運紅,還有同鄉莊濤,還有家在本地的渡口區的馮正軍,另外班長陳雨霏也參與了。戚永輝本來也要參與的,可放假前兩天,他家裡來信說母親得病,讓他回去,他只好放棄。本班最後只有四個,和其它兩個班建築裝飾工程專業、和建築工程設計專業班的參與的同學一塊,一共有十三個人,組成了臨時的規劃設計組。
規劃設計組的辦公地點就在建築工程設計專業班的教室,因為放假,大家都已回家,教室桌凳挪來拼成三大塊,就分成三組進行。科長和幾位老師先帶大家看工程現場,學校老師兼建設局總工程師衛志希代表建設局方面來到現場給大家介紹片區規劃的功能定位、指導思想;標誌建築的工程規模、內容等。不管甲方乙方,說來說去都是學校的老師們,對參與的學生們來說,也是相當於實習。學生們即使做得不對的東西,老師們即現場就糾正,再有不對的,老師們也會自己包容,總之是自己的學生,所在大家雖然專業課程並沒學完,有點緊張,可也並沒有太大壓力。
客運站片區的規劃分為幾個板塊,用地性質劃分、道路系統設計、供水系統設計、電力系統設計、綠化與風貌設計,更多的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繪圖。客運站和配套賓館設計方面主要是根據已定的方案進行具體的設計,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