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鑄劍鼻祖,干將悲歌(第1/2 頁)
紫金臺上。 蕭煌神情淡然,繼續公佈榜單。 “超脫榜第九名,歐冶子。” “歐冶子,天山劍派創始人,劍譜開創者。” “自幼天賦異稟,天生悟性奇高,早年隨舅父學習鑄劍,兼修家傳劍術,臻至大宗師絕巔。” “待功成之後,受到了越王邀請,以昆吾赤銅為主材,結合八方之氣,鑄造越王八劍。” “在鑄劍的過程中,透過越王八劍的特性,成功悟出了越王劍道,藉此突破天人境界。” “隨後離開越都,輾轉各國之間,廣泛涉獵各家劍術,潛修鑄劍之法,終究有所成就。” “不僅鑄劍術迅猛精進,劍道更是勢如破竹,接連突破數個關隘,臻至天人圓滿。” “可惜隨之而來,歐冶子名震各國,求劍者紛至沓來,不得已隱居深山,躲避外界的干擾。” “期間偶遇一女子,雙方互生好感,不久結為了夫妻,生下女兒莫邪,心境更上一層。” “此後歷經多年,潛心修行鑄劍術,劍道隨之大幅躍升,成功突破壁壘,晉升半步地仙。” “待出關之後,不免靜極思動,離開了隱居之地,再度返回了越國,受到了越王邀請。” “依仗越王的權勢,收集珍稀的材料,想要打造出更勝越王八劍的作品,與所悟鑄劍術相印證。” “整整歷時三年,先後鑄成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把寶劍,鑄劍術臻至大成。” “更關鍵的是,自身狀態達到巔峰,憑藉妖孽般的悟性,領悟煉神之法,創立《鑄劍神鍛經》。” “透過《鑄劍神鍛經》,在鑄劍的過程中,錘鍊自身的神魂力量,徑直衝入地仙境界。” “此役之後,歐冶子周遊列國,途中偶遇一位名為干將的鑄劍天才,將其收為了弟子。” “在往後的日子中,干將、莫邪同在歐冶子門下學藝,不僅鑄劍術突飛猛進,彼此還互生情愫。” “後在歐冶子的見證下,雙方成為了夫妻,干將、莫邪傳承《鑄劍神鍛經》,成為了鑄劍大師。” “直至多年後,受到了楚王邀請,歐冶子三人前往楚國,準備收集材料,開爐鑄造寶劍。” “期間經過考究,決意舍銅採鐵,提取鐵英鑄造,歷經數年的打磨,終於宣告功成。” “歐冶子親自開爐,憑藉強大的神魂力量,施展獨門的點靈手法,賦予寶劍以靈性。” “相較先前的五劍,此次出爐的七星龍淵、太阿、工布靈性更強,威能也更為可怕。” “即使是歐冶子,透過這次鑄造,鑄劍術也有所精進,劍道大幅躍升,臻至地仙中期。” “及至後來,歐冶子閉關苦修,試圖完善《鑄劍神鍛經》,可惜耗費數年,仍舊毫無所獲。” “無奈破關而出,得知干將、莫邪受吳王的邀請,前往吳國鑄劍,不幸殞命在吳國。” “歐冶子悲憤交加,趕到兩人殞命之所,發現干將遺留的干將劍,知曉了事情真相。” “原來在數年前,干將、莫邪受邀鑄劍,藉助吳國提供的珍稀材料,鑄造了雌雄寶劍。” “但因太過成功,超出了干將極限,雖最終得以鑄成,卻遭到嚴重反噬,兩人性命垂危。” “尤其是莫邪,實力遠不及干將,若是不能及時救治,傷情無法緩解,必將因此殞命。” “干將迫不得已,向吳王請求援助,卻被吳王抓住機會,想讓兩人入吳,正式為吳國效力。” “面臨莫邪的垂死,干將被迫答應吳王,卻沒想到因為短暫的拖延,莫邪傷重亡故。” “吳王得知此事後,深知干將、莫邪的感情,立即改變原先的打算,決定斬殺干將。” “經過激烈交鋒,干將因傷勢過重,又被吳國重兵包圍,沒能突出重圍,最終被吳國圍殺。” “只在臨死之前,藏匿了干將劍,透過《鑄劍神鍛經》馭使神魂力量,在劍身留下線索。” “反觀歐冶子,從干將劍中得知真相後,決心為干將、莫邪報仇,親自潛入了吳都。” “趁吳王親征越國,暗中取走了莫邪劍,透過參悟干將、莫邪的奧秘,受到了極大觸動。” “不僅解開先前的困惑,悟出了往後的道路,還完善了《鑄劍神鍛經》,晉升地仙后期。” “隨後離開吳都,千里奔襲吳越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