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5 頁)
為之,自有助子者。〃次日,見壁間偈有〃有鄰〃二字,遂心動立願,作《西泠記夢》,見人輒出示之。一日至邸,遇維揚姚永言,備言其夢。座中有粵東謁選進士宋公兆?者,甚為駭異。次日,宋公筮仕,遂得仁和。永言慫恿之,宋公力任其艱,寺得再葺。時有泉適出寺後,好事者仍名之參寥泉焉。
六賢祠宋時西湖有三賢祠兩:其一在孤山竹閣。三賢者,白樂天、林和靖、蘇東坡也。其一在龍井資聖院。三賢者,趙閱道、僧辨才、蘇東坡也。寶慶間,袁樵移竹閣三賢祠於蘇公堤,建亭館以沾官酒。或題詩云:〃和靖、東坡、白樂天,三人秋菊薦寒泉,而今滿面生塵土,欲與袁樵趁酒錢。〃又據陳眉公筆記,錢塘有水仙王廟,林和靖祠堂近之。東坡先生以和靖清節映世,遂移神像配食水仙王。黃山谷有《水仙花》詩用此事:〃錢塘昔聞水仙廟,荊州今見水仙花,暗香靚色撩詩句,宜在孤山處士家。〃則宋時所祀,止和靖一人。明正德三年,郡守楊孟瑛重浚西湖,立四賢祠,以祀李鄴侯、白、蘇、林四人,杭人益以楊公,稱五賢。而後乃祧楊公,增祀周公維新、王公?州,稱六賢祠。張公亮曰:〃湖上之祠,宜以久居其地,與風流標令為山水深契者,乃列之。周公冷麵,且為神明,有別祠矣。?州文人,與湖非久要,今並四公而坐,恐難熟熱也。〃人服其確論。
張明弼《六賢祠》詩:山川亦自有聲氣,西湖不易與人熱。
五日京兆王?州,冷麵臬司號寒鐵。
原與湖山非久要,心胸不復留風月。
猶議當時李鄴侯,西泠尚未通舟楫。
惟有林蘇白樂天,真與煙霞相接納。
風流俎豆自千秋,松風菊露梅花雪。
西泠橋西泠橋一名西陵,或曰:即蘇小小結同心處也。及見方子公詩有云:〃'數聲漁笛知何處,疑在西泠第一橋。'陵作泠,蘇小恐誤。〃餘曰:〃管不得,只西陵便好。且白公斷橋詩'柳色青藏蘇小家',斷橋去此不遠,豈不可借作西泠故實耶!〃昔趙王孫孟堅子固常客武林,值菖蒲節,周公謹同好事者邀子固遊西湖。酒酣,子固脫帽,以酒?發,箕踞歌《離騷》,旁若無人。薄暮入西泠橋,掠孤山,艤舟茂樹間,指林麓最幽處,瞪目叫曰:〃此真洪穀子、董北苑得意筆也。〃鄰舟數十,皆驚駭絕嘆,以為真謫仙人。得山水之趣味者,東坡之後,復見此人。
袁宏道《西泠橋》詩:西泠橋,水長在。松葉細如針,不肯結羅帶。
鶯如衫,燕如釵,油壁車,砍為柴,青驄馬,自西來。
昨日樹頭花,今日陌上土。恨血與啼魂,一半逐風雨。
又《桃花雨》詩:淺碧深紅大半殘,惡風催雨剪刀寒。
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卻胭脂不耐看。
李流芳《西泠橋題畫》:餘嘗為孟?題扇:〃多寶峰頭石欲摧,西泠橋邊樹不開。輕煙薄霧斜陽下,曾泛扁舟小築來。〃西泠橋樹色,真使人可念,橋亦自有古色。近聞且改築,當無復舊觀矣。對此悵然。
嶽王墳嶽鄂王死,獄卒隗順負其屍,逾城至北山以葬。後朝廷購求葬處,)順之子以告。及啟棺如生,乃以禮服殮焉。隗順,史失載。今之得以崇封祀享,??千秋,皆順力也。倪太史元璐曰:〃嶽王祠,泥範忠武,鐵鑄檜、?,人之慾不朽檜、?也,甚於忠武。〃按公之改諡忠武,自隆慶四年。墓前之有秦檜、王氏、万俟?三像,始於正德八年,指揮李隆以銅鑄之,旋為遊人撻碎。後增張俊一像。四人反接,跪于丹墀。自萬曆二十六年,按察司副使範淶易之以鐵,遊人椎擊益狠,四首齊落,而下體為亂石所擲,止露肩背。旁墓為銀瓶小姐。王被害,其女抱銀瓶墜井中死。楊鐵崖樂府曰:〃岳家父,國之城;秦家奴,城之傾。皇天不靈,殺我父與兄。嗟我銀瓶為我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