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2/2 頁)
充查證。我找到了1972年的《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中亞地圖》,同時,找到了1935年出版的《1927年-1934年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中亞探險路線圖》。關於謝別斯廷泉水,最重要的事件是與60年代中國與外蒙古正式劃定邊界有關的。據一位資深學者告訴我,當時蒙古國提出了一幅地圖,在這幅地圖上,黑戈壁的大部分割槽域是在喀爾喀蒙古(外蒙古)轄區。在兩國談判過程,中國主要領導人指示談判代表:在《1927年-1934年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中亞探險路線圖》中,曾明確標示出一個泉水的位置,就是&ldo;那然色布斯臺音布拉克&rdo;(&ldo;謝別斯廷&rdo;),而且明確畫出兩國的界線是從這個泉水的北面透過的。在劃界談判中,中方提出了這幅地圖。因為它早已經是國際公認的著名地圖,最終中蒙的國界,在這一段就以泉水為明確的&ldo;界樁&rdo;。1962年12月26日,中國與蒙古國正式簽訂了邊界條約,1963年3月25日兩國互換批准書並生效,1964年6月,簽訂了兩國邊界議定書。
而這個荒漠甘泉,從此有了另一個名字:中蒙邊界的第496號界樁。
這個泉水的存在,就是古道存在的證明。在歷史上,每當走北線的商隊依戈壁與山脈之間的夾道西行時,謝別斯廷就成為天涯旅人的支撐點。是戰亂、災難等&ldo;不可抗拒&rdo;的因素,為行旅提供了艱難的選擇。當道路出現梗阻時,黑戈壁為不循常規的人預先安置了潛藏的秘境。當道路通暢時,黑戈壁成為旅人施展抱負的舞臺。有水量豐沛的謝別蘇廷泉水存在,黑戈壁才會吸引更多的人,同時為每一個勇敢的旅人提供了一把進出黑戈壁的鑰匙。
此行沒有前往明水。為了回憶在明水的見聞,我不但將2003年10月3日在明水拍攝的所有照片都沖洗出來,還將貝格曼當年(1934年1月28日)畫的《明水遺址實測圖》作了復原放大。這是關於明水的惟一第一手資料。一遍審視著像片與地圖,一邊儘可能恢復著我的記憶。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