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2/2 頁)
木齊5-6天,去檔案館查詢黑喇嘛資料。然後,就去酒泉。這樣,我下週二必須處理好一切未盡事項,然後隨時處在可以出發的狀態中。
3月3日,早晨5點起床。赴烏魯木齊的航班是9點20離開北京空港。8點15到機場,卻得知航班晚點到下午兩點以後。中午,將我們拉到花園酒店,臨時住了下來。午餐,大家感慨萬千,一個南方人曾對工作人員說:我們遲到一分鐘也不行,可你們,一晚就半天一天的。吃完,睡了一大覺。又通知吃晚餐,其間,有人說將在晚上八點起飛。我與北京、新疆等有關人打了一通電話。與同行的旅伴學會了查詢手機話費的辦法,還有340元話費。飛機在19點40起飛,23點20抵達烏魯木齊。
3月4日,下午,為文化人類學研究所作題為&ldo;最後的羅布人&rdo;的講演。題目是他們出的。晚餐後,回到住處。
在烏魯木齊的幾天裡,見到許多老朋友。其中有幾個是我在1984年環遊塔里木時結識的。但是,在檔案館一無所獲。沒有查到關於&ldo;丹畢加參&rdo;的資料。我已經託人查過了,也是這個結果。可我還是得自己來查一下。
3月8日,晚上18點47,乘t296出發。前往酒泉。同行者有新疆中國新聞社的楊東。我在1984年環遊塔里木路經阿克蘇時與他結識。
我不知道此行會有什麼收穫。檔案館的情況,似乎是個提醒。我會回空手而歸嗎?
這時,我想起了《烏魯木齊四季》的最後一段話:&ldo;我一邊欣賞古典音樂,一邊寫著這篇越南難民與烏魯木齊四季的故事。我一遍又一遍傾聽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弦樂四重奏《我的生活》。我在電腦螢幕上寫的就是&l;我的生活&r;,而烏魯木齊的四季,就是樂曲的四個樂章。擱筆前必須說明的是:在這裡我寫下的一切的是真實的,絕無虛構。其中每一個人用的都是真實姓名,每一件事都可以反覆核實。惟一隻存在於想像之中的事實,就是對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惟一包容納在字裡行間的想像,就是發現者自己的喜怒哀樂、苦辣甘甜。&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