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第1/3 頁)
十年不夠,二十年或許也不行。說不定此生只能看到一個開端,又也許中途會走上一點彎路,但她仍要將這枚種子埋下去,看它發出尖尖的嫩芽,盼它長成參天的大樹。
她希望終有一天,能夠讓大楚成為更大、更好的雲陽,希望大楚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每一個人都能吃飽穿暖,能夠受到基礎的教育,能夠昂著頭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不必對任何人卑躬屈膝。
聽完林可的一席話,司馬康久久不能言語。
其中有許多東西,他尚且還不能理解。但云陽的改變有目共睹,強悍的武力,連綿的工場,如雲的商船,驚人的財富,勃勃的生氣……每一樣都讓司馬康暗中驚嘆。林可在這裡創造了一個奇蹟,而這個奇蹟,當真能夠在大楚身上重現?
&ldo;無論如何,此路艱險無比。&rdo;他長出了一口氣,嘶聲道:&ldo;若是一步走錯,則天下攘攘,皆為仇敵。&rdo;
林可毫不遲疑地回答:&ldo;能挽天下於將傾之時,雖九死而猶未悔。&rdo;
司馬康望向她:&ldo;若我再年輕個三十歲,必會將你所言都當成是瘋話。你這樣的人,不為聖賢,必為巨寇。&rdo;
林可露出一絲微笑:&ldo;那先生打算如何?&rdo;
&ldo;時事多艱,我倒想與院中萋萋野草為伍,奈何一腔熱血未冷。&rdo;
司馬康自嘲道:&ldo;青史之上或留汙名,但身後之事,就交由叨叨眾口去訴說吧。&rdo;
&ldo;那倒未必。&rdo;
林可道:&ldo;社會變革,必然會導致思想的動盪,如今的儒學流派並不適合未來的大楚。子期打算著書立說,以&l;格物&r;為核心,提出&l;器之為用,在於操者&r;,苦於不知從何下筆,相必很希望先生能幫他一把。&rdo;
立功立德立言是古代讀書人無法拒絕的誘惑。
司馬康聞言,果然有了興趣:&ldo;格物……子期曾與我聊過,然而在我看來,這二字的格局,尚且不是&l;器之為用,在於操者&r;就能容納下的。&rdo;
他待滔滔不絕,忽然想起林可對儒家典籍並不熟悉,自覺有些失禮。
笑了笑,他便自然而然地轉移了話題,開口道:&ldo;瑞王爺對天下大勢的分析鞭闢入裡,當知道李備羽之死,於雲陽、於天下是件好事。但有件事一直梗在我心裡,我此前身份尷尬,不知該不該說,但如今不同,我既然猜出來一些東西,就不該瞞著您。&rdo;
李備羽……那個被刺殺的乞活軍統帥?
林可微怔,便聽司馬康繼續道:&ldo;那一日,孟統領為了佈局,或許是故意將那支騎兵隊丟給了乞活軍……&rdo;
☆、第135章 告白
替林可編寫家譜時, 司馬康就已經有所動搖,而所見所聞所想,更是一步步將他從朝廷推到了雲陽這一邊。但是否要將身家性命繫於林可一人身上, 這老狐狸心中還是有所猶疑, 是以才故意說出這樣的話來,想借著此事最後試上林可一試。
薰香裊裊,一室寂靜。
出乎司馬康的意料,片刻後,林可聞言竟是淡淡一笑:&ldo;我知道。&rdo;
&ldo;……您知道?&rdo;司馬康眉心微微一跳:&ldo;莫非孟統領不曾瞞著您, 還是說……此事原本就是您下的命令?&rdo;
&ldo;都不是。&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