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1/4 頁)
正文無關
景朝的史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為尊者諱,這一點在那位身後被尊稱為景烈帝的帝王身上表現得最為甚。據傳他晚年曾下令大肆篡改景烈一朝的史記,並且屠戮多位拒絕遵從的史官,甚至還留下了一句在後世引來大量罵名的名言&ldo;朕非明君亦非仁君,朕的身後名不需要任何人來妄加評論,就算是史書也須按朕的意願書寫,抗旨者殺無赦&rdo;。他的篡史行為以及那句囂張狂妄的言詞雖然被那些傲骨錚錚殺之不盡的史官留在了景史正紀上,但是被他強硬撕下了遮遮掩掩的麵皮做了婊子還想要立牌坊的景史正傳也因此被士林名士們貶斥為帝王的遮羞布,在景朝史冊中的地位一落千丈,&ldo;不可信&rdo;這三字硬是被敲在了它的身上永遠無法抹去,特別是涉及到景烈一朝時,無論史書上怎麼書寫,&ldo;不可信&rdo;是觀者唯一的念頭。
而景烈帝的繼任者景宣帝雖然沒有在言語上留下此類把柄但是卻用實際行動將承繼自其父的鐵血手腕發揮到了淋漓盡致,不但篡改前朝史冊甚至連野史也不曾放過,當時計程車林名士因非議先帝而獲罪者眾多,首罪者斬從罪者流放千里服苦役,愣是用強硬手段給那些只會耍嘴皮子搖筆桿子計程車林學子上了血淋淋的一課。據傳他曾對心腹笑言那些士林學子們都是日子過得太悠閒了才會有空非議帝王家事搬弄前朝是非,流放苦寒之地服苦役顯然有助於他們恢復冷靜。這個因鐵血鎮壓而至噤若寒蟬的局面,直到其子繼位後才稍稍放鬆。
後世對景烈帝景宣帝的評價還算公正,雖然兩帝篡史以及屠戮史官名士士林學子的暴行甚至在其逝後數百年都被非議不止。但那些過失在其功績面前都只能算是瑕不掩瑜,兩帝都算得上是景朝歷史上的名君,一位開創了景朝盛世另一位將這盛世推到了巔峰。
後世諸多對景烈帝感興趣的史學家考據狂都曾試圖在故紙堆裡尋出這位帝王到底篡改了哪些史實以及他為何不惜背上身後諸多罵名也要篡史的原因,畢竟以他當時的功績不需要做任何篡改就足夠在景史上留下最輝煌的一頁,不過這些因為年代悠久最終湮沒於故紙堆裡不可尋。
據傳被大肆篡改的景烈一朝景史正傳中看不出一絲不妥的地方亦沒有篡改的痕跡,一般帝王不惜篡史也要改寫的東西依然昭然留在景史上。這位開創了盛世的名君並沒有大肆誇大自己的功績,亦沒有小心掩去他的過失,他的諸多血腥殺戮就算寫得再隱晦亦可以在字裡行間隱隱看出些端倪。帝王本紀世家列傳景烈朝諸事紀,該寫的不該寫的通通都在上面,若硬要挑出不妥的地方,也就是后妃列傳著墨過少糙糙帶過吧。不過據傳景烈帝的后妃本就不多,就算想寫也沒辦法多寫。
相傳帝後青梅竹馬感情深厚,帝後大婚後帝誓不再納妃,甚至在後逝去多年依然空置後位以資懷念,並轉而專注於政事,終生鬱鬱寡歡。這段帝後伉儷情深的佳話在野史上流傳甚廣,景烈帝對髮妻情深意重的形象也由此而來。不過既然正史都是&ldo;不可信&rdo;,那麼野史當然更是荒謬不可信。
至於真相,或許當年景烈帝用篡史的行為及高調囂張的言論為景史正紀敲上&ldo;不可信&rdo;這三字印章的時候,就註定了這段歷史再也沒有真相可尋。不管怎麼考據,不管如何探尋,無論最後得到了什麼答案,&ldo;不可信&rdo;就是唯一的答案。
無論景烈帝那時想掩蓋的是什麼,或許他只是想讓世人以為他掩蓋了什麼,他顯然成功了,而且是非常成功,就算還留下了什麼沒有抹煞完全的蛛絲馬跡,&ldo;不可信&rdo;這三字也足夠讓那些猜測皆淪為荒謬的言論。這是數百年後的史學家考據者最終得出的近乎廢話般的結論,也許也是最接近真實的答案。不過景烈帝寧願讓一朝史實淪為&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