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第1/2 頁)
這時,所有的侍衛都已經準備好了,朱厚照迅速帶著大家下樓出發。
一路上,他讓大家馬不停蹄,隨時都是非常小心。每次吃飯都是儘量的去買乾糧在馬上吃了就走。
不住客店不進飯館,就這樣他們一路飛奔,終於來到了紫禁城。
當看到紫禁城那高大的紅牆的時候,朱照厚終於舒了一口氣。
(,)
第102章 推背書訴千年密
當朱厚照回到北京之後,他馬上把範雨請來詢問。
當範雨知道了那日在天池上,一個怪物大魚襲擊朱照厚,然後朱照厚將自己的皇帝之印章扔向怪魚的事情後,範雨陷入了沉思,然後他掐指而算。
&rdo;皇上知道推背書吧?&rdo;範雨問。
&ldo;知道呀,那是古代人寫的對未來的預測嘛!據說那個人一直在預測後世很多代的故事,被朋友來推了下背才停下來!朱厚照說。
&ldo;這部奇書相傳是唐朝貞觀年中李淳風和袁天罡所著。全集一卷,凡六十影象,以卦分系之。每幅影象之下均有讖語,並附有&ldo;頌曰&rdo;詩四句,預言後世興旺治亂之事。書名&ldo;推背圖&rdo;是根據第六十影象(最後一卦)中的頌曰&ldo;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rdo;而名。&rdo;範雨說。
&ldo;預言這個東西呢,都是不能說的,一般萬事萬物都有數。所以一般的人不說預言,聖人也說不卜。當年唐太宗聽到有人預言李氏後人要被現在後宮的人所殺,叫了袁天罡來詢問,想讓袁天罡查出是誰。袁天罡告訴他,萬事自有規律,如果強行改變,結果更糟,就如秦始皇時,出土大石,上書&ldo;亡秦胡也!&rdo;結果秦始皇調派大軍去防匈奴,調全國人力修長城,沒想到反而造成國力削弱,造成民夫起事,終於亡秦,後來才知那胡是秦二世胡亥。李世民聽了袁天罡的話,沒有血雨腥風,結果雖然後來武氏奪了帝位,大殺李氏後人,可是後來武則天臨老,終於還是沒有傳位給武家人,政權還是回到了李氏手裡!&rdo;
&ldo;所以,這個定數,最好不要去打破!陛下此次去天池,取聖水滅天火,自當一定江山,從此瓦剌臣服,韃靼歸心,漠北就此安定。至於關外之事,也許會有強大的勢力興起,可是他們秉承天意靠的是您代表的華夏的印章,那他們終究會歸於華夏,您依然會功在千秋,如果胡亂猜疑,改變狀態,也許結果不是這樣的了!換句話說,就是那個怪魚也許庇護的是一支即將強大的的新生力量,可是它被您的印章收服,也許這支力量終究會強大,可是他最終會歸於華夏,如果沒有您的甘冒奇險,也許這支力量的走向真的不好說!但是他對華夏的破壞作用依然不會改變!&rdo;
&ldo;總之,放到一個幾千年的歷史中看,幾百年的興衰,一切都是定數使然!只是陛下奇功,史書自會記載,名傳青史!即使史書沒能記載,天地之間,也會記得陛下的功績!可是天地會厚待你,幾百年之後也許您還能回到今日,享受一次今日輝煌!&rdo;
範雨說完,微微一笑。
朱厚照其實對於範雨有些話,有些不完全懂,可是他知道,範雨說的都是有道理的話。他也知道了這個事情,對自己來說,不見得全是凶兆,他也就安心了。
當秋天的風,第一次吹拂在北京城的時候,朱照厚知道,戰爭即將臨近,他在紫禁城裡,早就成立了臨時的指揮中心,所有的情報,匯報,計劃,排程,統統他都知曉。
而兵部的黃尚書是名義上的戰爭籌備的主管,所有的具體的籌劃籌備都是他在負責。而內閣首輔楊大人是全部的最高協調負責,很多各個部的協調,都是他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