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2 頁)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試問袁公何所喜?他喜的是,帝制運動於一九一五年八月,在籌安會策動之下,未幾即全國風行,如野火燎原,一發難收。籌安會的原始計劃是,直接發電各省將軍及巡按使,並通函各部院司長以上官員,附寄古德諾論文,及入會志願書,和對國體問題的投票紙,請覆文者書明贊成改制與否,並請中央各官府,及各省區選派代表,齊集北京開會,共決大計。果然各省區、各官府寄覆函電,直如雪片飛來。首先是中央政府上下,文武官員,及畿輔軍警數千人集會、表態、勸進。中央大員中除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張謇等少數略表消極之外,其它如楊士琦、梁士詒、陸徵祥、章宗祥、周自齊、朱啟鈐等等,都爭先恐後,排班勸進。反對者簡直寥若晨星。
至於省區和地方藩鎮,除馮國璋、張勳等二三人略表達遲疑之外,時未經旬(九月二日之前),已有方面大員段芝貴、龍濟光、張作霖、趙倜、靳雲鵬、倪嗣沖、陳宧、唐繼堯、湯薌銘、閻錫山、張懷芝等等,所謂「十九將軍聯名勸進」的通電。聲勢奪人。
民間團體的勸進電報,那就更是更僕難數了。且有未收函電之各地商會工會等亦王動申請入會,並派員來京,共襄盛舉。楊度等初意本是等各省代表蒞京之後,即開會表決改變國體,呈請政府施行。甚至實時黃袍加身,擁戴袁氏立登大寶。然籌安會原自詡為民間組織,如此行動於法何據?不得已乃改採「國民會議」形式,由各省區各團體指派代表來京,組織國民會議,決定改變國體,呈請參政院代立法院採納執行。然國民會議組織需時,而參政院於九月一日例會在即,勢難配合。籌安會諸公乃再度變通辦法,以「公民請願團」之方式行之,而各省各界之公民代表,即由各省旅京人士就近選任。蓋各省旅京人士多為各該省區頭麵人物,與母省區各界接觸既廣,代表性亦大也。這一來,果然問題解決,盜鈴掩耳,皆大歡喜。自此公民請願團之組織,直如雨後春筍,連人力車夫請願團、乞丐請願團、婦女請願團,乃至妓女請願團,均紛然雜陳。一致向參政院代立法院「請願」國體改制,由共和改君主,並擁戴袁大總統為「中華帝國皇帝」。參政院所收請願書既然盈箱累篋,乃票決組織「國民會議」,以順從民意,而帝制派又深恐曠日持久,諸多不便,乃由「財神」梁士詒撥款補貼,建議組織全國各界「請願聯合會」以代之。梁之建議,的是神來之筆,自此籌安會歷史任務已了,乃於十月中旬易名為「憲政協進會」,漸次隱沒,退出歷史。請願改制的天降大任遂由經費充足、人才鼎盛的「全國請願聯合會」一肩挑之矣。【參見高勞著「帝制運動始末記」,及黃毅著「袁氏盜國記」,選載於「北洋軍閥」卷二,頁九二二、九七五】
國民代表大會的推戴鬧劇
歷史家於世紀末,秉筆書之,自難免感嘆上述的傳奇,實在是一場醜劇、鬧劇,和悲劇。但八十年後回看這段三峽之中,浪打船翻,其醜、其鬧、其悲,不更有甚於此者乎?謹與賢明讀者共嘆一囗氣,這原是我們社會文化轉型期中,避免不了的歷史傷痕嘛。在轉型期中的中國,國無定型,民無共識,政無法統。在無法無天的狀態之下,一個泱泱然有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文明古國,往往就被屈指可數的一小撮政客和軍頭弄得河翻魚亂、民不聊生。而這些興風作浪的軍人和政客,往往也都是一些能力非凡的領袖之才。在一個有制度、上軌道的國度裡,他們往往都是些了不起的建國治世、各方面的領袖,但是在一個無法無天的社會裡,他們就是害群之馬了。
就以上述這個帝制運動來說吧,那就是一個自作聰明、投機而不安分的心政客楊度,組織了一個六人幫的小政客集團,以迎合一個特大政客袁世凱的意志,庸人自擾、自以為是的幹起來的。他們原是一批了不起的人才,時未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