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第2/3 頁)
去把阿匡媳婦給我叫來。&rdo;
……
城東,容氏成衣鋪。
暮色漸褪,鋪子裡依舊人聲鼎沸,擠滿了前來試衣的金陵人。容冶安排好鋪面的一幹事體,循步走向後院小廳。
甫進門就聞見一股捍衛,他以扇掩鼻,問,&ldo;老麼到家了?&rdo;
正牛飲的荀八一抹嘴唇,&ldo;送回去了,以後這活兒我可不幹。老麼心眼子多,一路問東問西,要不是我走得快,怕是不到家就要被她問出馬腳。&rdo;
容冶瞥他一眼,&ldo;瞧你那點出息。&rdo;
打小這兩人就不對盤,荀八三角眼一瞪,就要擰他的衣襟,就聽輕且徐的一聲:
&ldo;好了。&rdo;
兩人互白一眼,一東一西地坐下。
傅鹹放下帳目,給容冶倒了一杯茶,&ldo;老麼自小聰明,別說老八,就是你也未必能在她面前圓了這個謊。不過好在明天天一亮我們就要去台州,老麼就是懷疑也沒處問了。&rdo;
&ldo;老六,姓上官的不會反水吧。&rdo;荀八擔心道,&ldo;那小子一向沒啥好心眼。&rdo;
&ldo;不會。&rdo;傅鹹立刻否定,&ldo;上官意巴不得將老麼留在金陵,不然怎會幫我們。&rdo;
聞言,容冶折起扇面,&ldo;上官意聯合了南直隸的織造坊局抬得絲價一日三漲,已經有九個縣的稻農開始借貸購買桑苗了。&rdo;
&ldo;這就是江浙商戶的本事了。&rdo;傅鹹嘆了口氣,&ldo;若先帝懂得這個道理,何至於放任官吏毀堤淹田強逼稻農改桑,以致糧改國策非但不能推廣反倒激起民怨。&rdo;
&ldo;這話老頭兒也說過。&rdo;
&ldo;說到師傅,這事兒當真不瞞他?&rdo;容冶接過老八的話,問。
&ldo;不瞞,有師傅在金陵幫忙看著,我們做事也容易些。&rdo;傅鹹道,&ldo;對了,老九那邊怎麼說,衛長風可願助我們一臂之力?&rdo;
&ldo;衛小三麼你也知道,木魚的腦袋豆腐的心。&rdo;荀八撇了撇嘴,&ldo;老九那般軟磨硬泡再加上又是利國利民的事,他答是答應了,可能引多少江湖人去浙東沿海就不知道了。&rdo;
聞言,傅鹹點點頭,&ldo;畢竟他不是盟主,能帶多少就是多少吧。新皇剛剛登基海內還未安穩,東南倭寇定不會放過這等興風作浪的機會。倭寇中以浪人善戰,這些刀客天生桀驁,非一般官兵所能敵手。&rdo;
說到這兒他眼皮一跳,再問荀八:&ldo;你確定老麼沒看出端倪?&rdo;
荀八嗆了口水,咳了幾聲,&ldo;媽的,要這也能看出老子就跟她姓,老六你疑心個屁啊!&rdo;
這聲還沒落穩,就聽院子裡有人稟報,&ldo;主家,上官府的林掌櫃來了。&rdo;
師兄弟對看一眼。
&ldo;他怎麼來了?&rdo;荀八奇了。
另兩人心中也是一樣的疑惑,容冶整了整衣袍,揚聲道:&ldo;請。&rdo;
春暮的餘光已經消盡,晚雲緩流溶於墨染的夜裡。傅鹹將燈芯捻勻,一點昏黃落在來人的臉上。
&ldo;林掌櫃有什麼事兒吩咐下人來說便是,您怎麼親自來了?&rdo;以為上官意又動了什麼歪點子,容冶一展紙扇,打起官腔來。
猜出他的心思,林伯苦著臉急道:&ldo;哎喲!幾位舅爺,事關少夫人,咱們就別刀裡來劍裡去的了。&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