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漢和帝(第3/5 頁)
力的故事和策略。鄭眾憑藉著自己在宮中的人脈和機靈,巧妙地避開竇氏家族的眼線,四處打探訊息。每當有了新的發現,他都會在無人察覺的時候,悄悄告知劉肇。
劉肇在暗中也沒有閒著,他努力學習治國之道,觀察朝中大臣,試圖分辨哪些是真心為國,哪些是竇氏的走狗。
永元四年(92 年),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卻出現了奇異的日食。位列三公的司徒丁鴻藉機上書,暗示劉肇是時候行動,剷除竇氏。劉肇看到丁鴻的上書,心中激動不已,他感覺,改變命運的機會或許就要來臨。
但劉肇並未被衝動衝昏頭腦,他深知竇氏家族的強大,這場戰鬥必須精心策劃,不能有絲毫差錯。他與鄭眾、劉慶以及丁鴻等心腹之人在密室中反覆商議,分析竇氏家族成員的弱點和宮廷禁軍的部署。
劉肇決定,以“到白虎觀講經”為藉口,移駕北宮章德殿。他任命丁鴻為太尉兼衛尉,掌控宮中禁軍,為即將到來的決戰做好準備。一切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劉肇和他的支持者們如同黑暗中的獵手,耐心等待著最佳的出擊時機。
在準備期間,劉肇曾遭遇過一次危機。竇氏家族似乎察覺到了一些風吹草動,加強了對劉肇的監視。
有一天,劉肇在書房與鄭眾商議時,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嘈雜的腳步聲。劉肇和鄭眾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陛下,莫慌,我去看看。”鄭眾小心翼翼地走到門口,透過門縫觀察。
原來是竇景的手下在附近巡邏。鄭眾鬆了一口氣,示意劉肇繼續商議。但這次驚險的經歷讓他們更加警惕,行動也變得更加謹慎。
就在他們以為躲過一劫的時候,竇太后突然召見劉肇。劉肇心中一緊,知道這可能是一場鴻門宴。
劉肇硬著頭皮前往竇太后的寢宮,竇太后坐在榻上,目光犀利地看著他。
“聽說陛下最近在宮中頻繁與人密會,不知所謂何事?”竇太后質問道。
劉肇心中早有準備,不慌不忙地回答:“太后,朕不過是與大臣們商討治國之策,並無他意。”
竇太后冷笑一聲:“最好如此,陛下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劉肇強忍著心中的憤怒,恭敬地退出了寢宮。
第三章:政變風雲
永元四年(92 年)六月二十三日,陽光被烏雲遮蔽,皇宮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劉肇按照計劃,以“到白虎觀講經”為由,移駕北宮章德殿。丁鴻早已率領禁軍嚴陣以待,將南宮、北宮的要衝之地牢牢把控。
劉肇坐在北宮章德殿中,看似平靜,實則內心波濤洶湧。他知道,這是一場生死之戰,只能勝,不能敗。
隨著劉肇的一聲令下,禁軍如猛虎出山,迅速逮捕了郭璜、郭舉、鄧疊、鄧磊等竇氏黨羽,將他們投入大牢,擇日問斬。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讓竇氏家族措手不及,他們的勢力瞬間被削弱。
然而,竇憲此時還在京城之外,手握重兵。劉肇深知若不能迅速解決竇憲,局勢可能會瞬間逆轉。於是,他當機立斷,派使者快馬加鞭,將竇憲的大將軍印綬收回,改封他為冠軍侯,並令他速速回京。
竇憲在回京的路上,心中忐忑不安。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已經掌握在劉肇手中。但他仍抱有一絲幻想,希望能憑藉家族的餘威,保住性命。
劉肇卻沒有絲毫的憐憫。他深知竇憲的野心和危險,一旦放過他,必將後患無窮。在竇憲回到京城後,劉肇下令將他軟禁起來,同時逼迫竇憲、竇篤、竇景、竇瑰四人前往各自的封國。竇憲等人雖不情願,但在劉肇的強硬態度下,也只能乖乖就範。
就在竇憲等人以為劉肇會就此放過他們時,劉肇卻突然下令,讓他們在封國自盡。曾經不可一世的竇氏家族,在劉肇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