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奉命進城對對聯(第1/3 頁)
第二天早上,吳亦高在客棧要了一碟四季豆,一碟滷香豆腐乾絲,一碗響鈴肉,一瓶竹葉清。
吃了個暢快淋漓,然後走到分席而坐的四個轎伕面前:
“各位兄弟辛苦了!”說罷付了他們來回的腳力錢。
“高先生,那您怎麼回去?”一個精瘦的轎伕急聲問。
“我嘛,到時自然有人送我。”
吳亦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們只管吃飽喝足先回太平鎮。”說完又叫老闆算賬。
矮胖的店家來到桌前,滿臉堆笑:
“先生,連他們四位老哥的酒菜共一吊二。”
吳亦高摸出一塊大洋板啪的一下擲在桌子上:
“不用找了,有剩的盡給他們四位加酒添菜。”
說完撩著衫子搖著扇子走出了店門,僱了人力三輪自奔縣政府。
到了縣政府門口,站在眾人後面看了招賢榜,暗暗推敲了一會兒。
就上前對守在榜旁的老者說:“您老可是負責招賢的?”
那清瘦老頭瞟了一眼這位飄逸而又不顯輕浮的年輕人,靠身道:“正是。”
吳亦高把摺扇一收,很有禮貌的說道:
“那有勞老丈隨便弄些筆墨,若是縣長問起,就說是金城縣太平鎮的草民吳亦高前來獻醜。”
老者見吳亦高氣度非凡,不敢怠慢,徑直去衙內託了紙墨出來。
十分恭敬地站在吳亦高的右側。
吳亦高也不多言,深吸一口氣,挽袖,提筆,潐墨,懸腕。
就在牆上的榜文上一揮而就,下聯就出來了。
老者仔細地念了三遍,然後掉頭就奔進了縣政府大門,看榜的人群頓時炸開了。
“妙啊妙啊,以山對水,這是絕對啊!”
人群議論紛紛,拍手讚歎絕不餘口。
有人甚至說出這是金城縣近二十年以來最好的對子。
眾人紛紛向吳亦高拱手,他趕緊抱拳一一回禮。
滿臉謙虛的說道:“獻醜,獻醜!”
不一會兒老者出來了,向吳亦高雙手一拱:
“這位先生,縣長大人有請!”
進了大門,莫縣長遠遠相迎,他攜手將吳亦高挽了。
雙雙走進中堂,分主賓坐定,然後微笑著吟道:
“河水氾濫,一江流水滿泥沙;巖山巔出,兩岸山峰巖峻峭。妙對,真是妙對啊!”
吳亦高趕緊站起來,抱拳道:
“縣長大人過獎了,草民勉強應對,還望大人指教!”
說罷,就仔細的打量起莫縣長來。
莫縣長身穿對襟青綢衫,灰色燈籠綢褲,一雙普通的青布鞋。
無一不是一個標準老窮酸的形象。
吳亦高覺得這位戴眼鏡頭髮染霜的老者,根本不像混於官場的人。
倒挺像一個資深老學究。
“吳先生太謙虛了,本縣出這聯有些名堂,明看是對句,其實是對字。”
“吳先生用山對本縣的水,果然高明,指教之說豈敢豈敢!”
“下官上任之初,就聞金城縣地靈人傑,聽說太平鎮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
“今日有幸會見先生,果然名不虛傳,敢問像先生這樣的才子,太平鎮尚有幾位?”
莫縣長對吳亦高讚賞一番,最後問道。
吳亦高微笑著道:
“承蒙大人看重,吳某隻是一介草民,說到太平鎮人傑。”
“當數為人師表、德高望重、名播鄉里的柳玉山柳老先生。”
“聽說過,聽說過,柳玉山先生同下官一樣也是舉子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