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2 頁)
吃過了早飯,趙華生坐在自己的帳篷之中,隨手翻看著一些資料。半晌之後,趙華生呼喚了一聲:「蒙卓?」
蒙卓掀開門簾走了進來,「我在。」
「我們走吧。」趙華生說道,「該回去了。」
「你打算去哪裡?」
趙華生沉吟了一下,說道:「就去赤道市吧。」
赤道市其實並不是一個市,它的面積甚至要比一個國家還要大。在最新劃分的地理區域之中,政府將所有屬於熱帶區域的海洋,山川,陸地都劃分在了赤道市之內。那是以赤道為中心,從赤道開始,向南向北各延伸兩千五百公里,總寬度達五千公里的廣袤區域。這一片區域總面積高達兩億平方公里,當然,這是包含山川,沙漠,海洋等諸多不可居住的地形在內的總面積。在除掉這些地方之後,可供居住的面積就只剩下了不足四千萬平方公里。
人類的所有資源,建設能力便傾斜向了這四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好,我去安排。」蒙卓點了點頭,轉身便要離開。
「讓別人去安排行程吧,蒙卓,我有些事情要問你。」趙華生說道。
蒙卓便向其它的工作人員發布了指令,然後重新回到了趙華生的帳篷之中。
「在這段時間之中……我們人類社會對於太陽的研究進展到了哪一步?有什麼需要讓我知道的事情?」
「在這一個多月時間之中發生了很多事情。」蒙卓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先說說太陽探測方面的事情吧。在許多望遠鏡,探測器以及科研人員的努力之下,我們已經初步解析出了太陽表層出現低溫物質帶的物理過程,甚至於在物理實驗室之中將這個過程重現了出來。」
「哦?竟然有這樣巨大的突破?快點拿相關資料來給我看看。」
蒙卓點了點頭。似乎他早就預料到了趙華生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他一早就將相關資料準備好了。在趙華生提出要求之後,蒙卓從懷中摸了一摸,就拿出了一疊資料遞給了趙華生。
趙華生用大概半個小時的時間看完了這份資料。
資料之上詳細的列出了反應過程,物理方程以及反應模型,以趙華生的科學素養,理解這份資料還是沒有什麼難度的。
簡單來說,這個物理過程是這樣的:在太陽表面那種極端的環境之下,稀薄的物質也有可能發生核聚變反應。只不過這種聚變和支撐太陽燃燒發熱的核心聚變不同。它並不是以氫或者氦為聚變原料,而是以比這兩種元素要重一些的元素為原材料的。
在聚變反應鏈之中,比鐵輕的元素聚變釋放能量,比鐵重的元素,包括鐵在內聚變則吸收能量。當然,這是在通常狀態之下,此刻發生在太陽表面的核聚變過程與此不同。參與聚變的原料雖然比鐵輕,但它們同樣吸收能量,而不是釋放能量。
這種聚變模式,被物理學家們命名為「逆聚變」。
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逆聚變這種事情,這就涉及到艱深晦澀的微觀世界物理機制,物理學家們對此尚且不太明瞭。他們僅僅知道逆聚變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並且就正在太陽表面之上發生著。
觸發逆聚變的因素可能和太陽表面的某些物質運動以及強烈磁場有關,可能還包含其餘許多極為苛刻的條件。物理學家尚且不太明瞭具體條件是什麼,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種逆聚變過程極為罕見,甚至於罕見到天文學家們至今為止所觀測過的數千萬顆恆星之中,只有太陽上面發生了這種現象。
那麼如今發生在太陽上面的事情就可以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了。太陽的質量確實沒有降低,體積沒有變化,壓力也沒有變化,僅僅是因為在太陽表面發生了逆聚變事件,太陽輻射出來的能量被「逆聚變層」吸收掉了,所以才導致了太陽輻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