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避雨之處(第1/4 頁)
尋找避雨之所:林曉芬的堅韌之旅 一、漏雨站臺的困境與不安 林曉芬靜靜地站在公交站臺的角落裡,周圍是一片嘈雜的雨聲。那雨彷彿是無情的鼓手,不停地敲打著站臺破舊的頂棚。她看著頂棚上一處處漏下的水珠,就像看著命運那不可捉摸的捉弄。每一滴水珠落下,都在地面上濺起一小片水花,也在她的心裡增添了一分不安。 這個公交站臺已經有些年頭了,頂棚的鐵皮鏽跡斑斑,幾處銜接的地方出現了裂縫,雨水就從這些縫隙中滲進來,然後匯聚成較大的水滴掉落。林曉芬的鞋子已經被周圍濺起的水花打溼,寒意從腳底慢慢向上蔓延。她抱緊了自己的雙臂,試圖抵禦這份寒冷,但效果甚微。 站臺上還有幾個其他等車的人,他們或是焦慮地看著公交車來的方向,或是無奈地盯著不斷漏水的頂棚。林曉芬注意到一位老人,他的肩膀已經被雨水打溼了一大片,卻只能用手遮擋著頭頂,眼神中透露出無助。還有一位年輕的母親,緊緊地抱著孩子,試圖用自己的身體為孩子擋住雨水,但孩子還是因為寒冷和潮溼而哭鬧不止。 林曉芬知道,這裡不能再待下去了。不僅僅是因為寒冷和潮溼會讓自己生病,更是因為這個看似能提供短暫庇護的地方,其實隨時可能變得更加糟糕。頂棚上的鐵皮在雨水的衝擊下,時不時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彷彿下一秒就可能有一塊掉落下來。而且,隨著雨勢的增大,漏下的雨水越來越多,地面上已經開始出現了積水,積水向著站臺邊緣蔓延,大有將整個站臺淹沒的趨勢。 二、回憶與思考:尋找的決心 林曉芬的思緒開始飄遠,她想起了自己曾經經歷過的那些艱難時刻。就像這漏雨的公交站臺一樣,生活中總有一些看似能依靠,實則脆弱不堪的東西。曾經,她在一個看似穩定的工作環境中,卻遭遇了同事的排擠和上司的不公。那份工作就像這個公交站臺的頂棚,表面上能遮風擋雨,卻在內部千瘡百孔。 她還記得自己在大學剛畢業時,懷揣著夢想和熱情,進入了那家廣告公司。起初,一切都很美好,她努力地學習和工作,為每一個專案付出心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職場的殘酷逐漸顯現。同事們為了升職加薪,不惜在背後說她壞話,搶走她的功勞。上司也被那些虛假的表象所矇蔽,對她的努力視而不見。最終,她在那個充滿惡意的環境中選擇了離開,就像現在她要離開這個無法長久庇護她的公交站臺一樣。 但這次,她告訴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盲目地尋找。她需要更加謹慎,更加堅定。她不能再讓自己陷入一個只是暫時躲避風雨,卻沒有真正安全保障的地方。她要尋找的是一個真正能夠讓自己安心、舒適的避雨之處,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靈上。 林曉芬開始思考周圍可能的避雨地點。附近有幾家商店,但她不確定店主是否會歡迎一個渾身溼透的陌生人進去避雨。還有一個公園的亭子,但亭子距離這裡有一段不短的路程,而且在雨中行走這麼長的距離,她可能會被淋得更溼。她也想到了附近的一些居民樓,但貿然去敲門請求避雨可能會打擾到別人,而且也不知道居民們會是什麼反應。 三、踏上尋找之路:風雨中的艱難前行 林曉芬深吸了一口氣,邁出了公交站臺。雨水瞬間打在她的身上,冰冷的感覺讓她打了個寒顫。她用手遮擋著眼睛,朝著最近的一家商店走去。那是一家小小的雜貨店,店面的燈光在雨中顯得有些昏暗。 當她走到雜貨店門口時,她看到門上掛著一個“暫停營業”的牌子。她的心一沉,但還是抱著一絲希望敲了敲門。裡面沒有回應,只有雨水敲打門窗的聲音。她又敲了幾次,聲音在空蕩蕩的街道上回蕩,但雜貨店依然沒有任何動靜。 林曉芬無奈地轉身,看向街道的另一頭。那裡有一個路口,路口的左邊通向公園,右邊則是一排居民樓。她咬了咬牙,決定朝著公園的亭子走去。她在雨中快步前行,雨水順著她的頭髮流到臉上,模糊了她的視線。她的衣服已經完全溼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