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蘭姐憶慧海(第2/2 頁)
捐出自己視若珍寶的土地,才為這座即將拔地而起的寺院築牢了堅實的根基。
此後,赤松親力親為,精心設計,並親手搭建起了一間極為簡陋的茅棚。這間小小的茅蓬雖然質樸無華,但卻承載著赤松對未來寺院的無限憧憬與期許。
自此之後,他便長居於此,不分晝夜地辛勤勞作。無論是炎炎烈日還是寒風刺骨,都無法阻擋他前進的步伐;哪怕身心俱疲,也從未有過絲毫懈怠。
赤松那忘我的敬業精神恰似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焰,熾熱而奪目。它不僅給身邊一同參與建設的人們帶來無盡的溫暖和鼓舞,更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深深觸動了當地那些位高權重的地方官員們的心絃。
在赤松的感召之下,眾人紛紛伸出援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助力這座寺院的興建。
在這些官員的大力支援之下,一座嶄新的寺院逐漸成形。先是建起了供僧人居住的僧寮,緊接著氣勢恢宏的大雄寶殿也拔地而起,最後那莊嚴雄偉的山門也終於完工。隨著時間的推移,寺院不斷發展壯大。
沒過多久,赤松又精心謀劃,購置了多達數百塊的田產。每年所收穫的租糧高達 1200 石之多,如此豐厚的收入使得常住於此的僧眾多達三十餘人。
這座寺院與其中的僧眾皆變得極為富有,前來上香祈福的信徒絡繹不絕,香火旺盛至極,以至於民間流傳著“金方丈,銀知客”這樣的美談。
赤松深知無規矩不成方圓,於是親自訂立了《叢林清規八條》,將這座寺院定位為面向天下四方的叢林道場。
正因如此,它一躍而成為貴州省的首屈一指的名剎。
赤松嚴格按照佛教叢林的規章制度行事,設立了“兩序”職位,確立了嚴謹的“清規”制度,並延續了“法派傳承、掛單接眾、傳授戒律”等一系列重要傳統。
同時,他還不遺餘力地蒐集各種珍貴的佛教經典。在赤松的不懈努力之下,這座寺院迅速聲名遠揚,成為整個貴州省所有寺廟中的翹楚,引領著一方佛法的昌盛繁榮。”
四兒全神貫注地傾聽著對方講述故事,同時雙手不停地在享受按摩者身上輕輕揉捏、推拿。他的動作熟練而輕柔,彷彿每一次按壓都能精準地觸及到關鍵穴位,讓人感到無比舒適和放鬆。
:()求佛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