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第1/3 頁)
明珏以葉兒名義租下村裡原來做豆腐的那戶人家的房子,三間半舊的磚瓦正房,兩邊還有糙泥配房。房屋修繕一新,她們重新置買了做豆腐的工具,這裡就能了&ldo;明記&rdo;豆腐的生產基地,而小院則是新產品的研發中心。
藍竹住在生產基地,明珏在研發中心坐陣,風蘭兩頭跑,其他下人沒事了也去幫忙。&ldo;明記&rdo;豆腐坊雖說出產的豆腐不多,卻也做得風風火火。
果樹剪枝完畢,農田進入過冬期,沒活可做了。明珏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到了豆腐坊,和藍竹風蘭一起忙碌。豆腐皮和豆腐絲已經做出來了,豆腐絲可以涼拌、可以炒食,方便且物美價廉,賣得很好,連四周幾個村的人都慕名來買。
人們對豆腐皮的興趣也很高,卻因為不知道怎麼吃,認為沒有白豆腐和豆腐絲方便,問津者很少。明珏搜腸刮肚,拿出看家的本事,統計了有關豆腐皮的多種吃法,讓紫竹把做法抄錄成冊,大力宣傳,才漸漸被人接受。
豆腐坊現在主要做白豆腐、豆腐絲和豆腐皮,生意好了,人手成了問題。藍竹和風蘭天天忙得團團轉,其他下人和熟識的鄰居只要有時間就來幫忙,人手仍然緊張。而且來幫忙的人多數不知道豆腐怎麼做,一片熱情,卻越幫越忙。
明珏計劃新產品年底問世,因為人力的問題,不得不改變計劃。要想把豆腐坊經營好,必須有可用之人,象現在這樣一片散沙絕對不行。遊擊隊員的熱情再高、戰鬥力再好,也需要與有正規裝備、經過專業培訓的正規軍配合。
新產品明年再說,今年先把白豆腐、豆腐絲和豆腐皮做好做精,主要是把人培養出來,只有藍竹和風蘭,人力不保證,怎麼能把事情做好?
計劃改變,不急著出新產品,明珏輕鬆下來,一心考慮人力的問題。閒暇時,她把所有用豆腐皮做成的吃食一一演示,以豆腐皮包子和豆腐皮響鈴(沒吃過的人去問度娘)為主,還以野豬肉為主料做了京醬肉絲,直吃得滿嘴流油。
天空堆積著濃厚的烏雲,如墨染的棉絮一般,汙白色的雪沫刷刷飄落。
&ldo;九小姐,下雪了。&rdo;
&ldo;哦,冬天來了。&rdo;
明珏翻了身,掀開床簾,望著窗外,小小身體與床親熱纏綿,蹭了半天也捨不得離開被窩。聽到院子裡傳來唧唧咕咕吵嚷聲,她才起來,讓紫竹去問問。
&ldo;守門的趙婆子給咱們送來份例碳,只有一筐柴碳,兩筐石碳,還腆著臉討賞,還要豬肉,田媽媽跟她吵起來了,蘇嬤嬤也跟她爭道呢。&rdo;
&ldo;是不是苛扣了?&rdo;
&ldo;苛扣太多了,這點碳連管事嬤嬤的份例都不夠,別說咱們院裡還有小姐一位主子,有管事嬤嬤,還有六七個下人,夠誰用了?&rdo;
&ldo;去告訴蘇嬤嬤和田媽媽,別跟她吵了,沒勁,咱們自己買碳燒,別凍著。&rdo;
一會兒,紫竹就回來了,氣呼呼嘟嚷:&ldo;到底還是搶走了一塊豬油。&rdo;
明珏撇了撇嘴,沒說話,實在沒必要跟那些守門婆子去生氣。婆子們在莊子看宅院,每人一個月就三百文的月錢,還要被管事們苛扣,窮得可憐。明珏主僕到莊子思過,好像空降的財神奶奶,光苛扣份例月度,就是婆子們巨大的財源。現在婆子們是翻身農奴把歌唱,終於找到可以欺壓的物件,當然要變本加厲。
&ldo;紫竹,什麼樣的碳最好?&rdo;
&ldo;桂香碳最好,桂花樹木燒成的,無煙還有香味,富貴人家主子們薰屋子取暖都桂香碳。銀霜碳也不錯,就是沒有香味。柴碳一般用於燒飯,有時候窮人家也用來暖屋子。石碳最難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