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建議買個鋪子(第2/2 頁)
邊。
“小豆子,你爹都跟我說了,族老說你是個讀書的料,讓我們送你去讀書。”
“我跟娘說了這事,她很高興,等打聽好私塾,就送你去讀書。”
“以後別去集市幫忙了。”
既然家裡決定了,那肯定不會讓他再去集市幫忙了。
林向安沒有反駁,點點頭。
“娘,我知道了。”
家裡的生意他思考了一下,目前林家豆腐攤生意其實不差,但再想增多就很難了。
所以得最佳化生產,增加新的銷售渠道。
做豆腐的過程,能做出豆漿和豆花。
礙於沒地方,沒人手,也忙不過來,就沒有拓展這條生意路線。
以他在集市上這段時間的觀察,總共有三家賣豆腐的,就屬他家賣的最好。
目前賣豆漿都是搭配著早食。
但專賣豆花的倒有一家,他去嘗過,是甜味的,應該是放了糖稀,味道還行,沒有他家細膩,生意也還不錯。
豆花其實可以放各種調料的, 這一帶來往的商人多,口味有差異,可以做些醬料,供人選擇。
而製作豆腐、豆乾、豆腐皮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只是一些步驟工具的差異。
豆腐,能弄成:油炸豆腐,臭豆腐,毛豆腐,腐乳。
豆乾,能弄成:滷的,炒的,煎的,油炸的。
這些知道大致方法,找到擅長工人,專門研究,不就能出來了嗎?
這比研究火藥武器不簡單多了?
總之豆腐家族完全能變成一家特色店,以賣豆腐和加工小吃結合在一起。
林家豆腐坊在這小有名氣,再進一步包裝營銷成品牌,就變成做特色豆製品鋪子。
向外擴充套件或者找人合作加盟,打進新的市場,不是指日可待!
他以前就投資過餐飲生意,調研和實踐過,有些經驗的。
家裡林老太和她娘,在生意上偏於穩定,即便他爹有能力,但精力也有限。
於是林向安便試著提出一點意見。
“娘,我這段時候在集市幫忙,觀察了周圍其他家的生意。我覺得咱們家買個鋪子來做豆腐生意會更好!”
林秋蘭被兒子的話,驚了一下,有些詫異他怎麼會有這個念頭。
並沒有多上心,但還是詢問了孩子為何這樣說。
“為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