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製作一把合適的刷子(第2/2 頁)
質的刷子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部落裡可供製作刷子的動物毛髮種類繁多,但為了保護剛成型的泥胚,宋遙特意選擇了極為柔軟的羊毛。
其實,兔子的毛髮同樣柔軟,只是長度略顯不足。
部落裡的羊這下可遭了殃,宋遙專挑羊身上最長的毛來薅,即便如此,費了好大勁也才湊齊一把。
接下來,還需要將這些羊毛固定在木板上,而這便離不開樹膠的幫助。
部落周圍的構樹膠在粘合小物件方面表現不俗,儘管其他樹木也能分泌樹膠,但數量有限,收集過程也較為繁瑣,因此部落主要依賴構樹。
如今,部落周邊的構樹已是傷痕累累,這都是為了採集樹膠而劃出的痕跡。
不過,宋遙所需的量並不多,一把刷子又能用多少呢?
他用刀輕輕劃開樹皮,白色的汁液便立刻從傷口處滲出,這正是他所需要的。
這種方法與後世採集橡膠頗為相似,但顯然構樹膠的效果遠不及橡膠,否則早就被廣泛利用了。
宋遙僅利用了構樹汁微弱的黏性,蒐集了半碗便返回部落,這已足夠他使用。
若非那棵構樹一時失控,早在白色汁液剛沒過碗底時,他便能歸來。
他小心翼翼地將羊毛均勻鋪在一塊小木板上,木板長度不過四五厘米,附帶一個十幾厘米的把手,以便後續操作。
儘管每次刷塗面積有限,卻更易掌控。
反覆刷塗了十幾層,羊毛牢固地粘附在木板上。
隨後,宋遙取來另一塊塗有構樹汁的木板,將羊毛夾在中間,再用細麻線綁緊兩側,一個精緻的羊毛刷子便誕生了。
確定好刷子長度,宋遙在距邊緣三厘米處一刀切下,刀刃剛磨礪過,鋒利無比,切口整齊。
他蘸水試了試,手感尚佳。
這把簡單的刷子雖不算完美,卻已是宋遙技藝的極限,且所用材料皆為部落上乘。
翌日,作品宣告完成。
林浩帶著自己親手製作的刷子,再次來到工作室嘗試製作釉料。
他準備了一個乾淨的盆子,倒入了大半盆清水,然後將前一天收集的草木灰,小心翼翼地少量多次地撒入水中,直到水變得渾濁不堪才停下。
再多加一些,恐怕也會沉澱下去,他覺得這些量應該足夠了。
林浩用刷子在盆中用力攪動了幾下,待刷毛上沾滿了草木灰水,便直接刷在了旁邊的泥胚上。
初次嘗試時,力道難免有些過大,即便是柔軟的羊毛刷,也在泥胚上留下了明顯的痕跡。
不過,隨著操作的熟練,他的手法也愈發輕柔,輕輕一刷,草木灰便隨著水漬均勻地附著在泥胚表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