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婚禮(第2/2 頁)
即使稍微厚道或透徹點的人也必須這麼演,只不過那戲名可以略改作“我不是不幸的”或者“我是正常的”。
於是男女雙方都成了對方這出戏碼裡必須的道具,他們相互間的重要性無論表面上披著如何美好恩愛的外衣,其實也只建立在那一個最根本的現實基點之上吧。
相互間一方不但要為另一方的“幸福”表演不斷提供各種素材,好讓這出戏可以“漸入佳境”——如果一時沒法提供社會大流所要求的那麼多“幸福素材”,那麼最起碼也要讓這出戏可以唱得下去——還要對對方的“愛”做出各種符合劇情要求的回應,以便能讓這戲看起來更像真的。
也只有如此這般達成大流的認證標準所設定的“幸福”圖景他們才可能營造某種想象來讓自己相信自己的“幸福”,或者只是給自己找到一個看似充分的理由來向他人和自己證明“我不是被幸福甩下的人”。
男女兩位主角間所謂的感情往往只是基於對這共同目標的相互成全。
可他們中如果有誰讓這部名為“我是幸福的”戲演不下去,那差不多就到了該被踢開的時候。
當然表面上的“道德”一般還是要做做樣子的,但對早已演技純熟又身不由己的成年人來說這並不會給他們的實際操作帶來多大問題。
這tmd著實有點噁心,也tmd確實有點可悲…
於是當這些都被大流格式化了的人們只要還有哪怕一丁點可能來維持這出他必須演下去的“我是幸福的”戲劇時,都會不約而同表演出那同樣被大流格式化出的種種“幸福”圖景,於是“幸福的家庭都是同樣的”;而當這出戏由於種種或自作或不可抗的原因而演不下去時——或只是本被他們費盡心機竭盡所能一直掩蓋著的現實中種種令那“幸福”圖景不攻自破的真相再也無法被掩蓋——本非人力所能完全左右與真正掩蓋、也沒什麼不可能發生的現實生活即呈現為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