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2/2 頁)
這本資料豐富的巨構,卻沒有關於在東方,例如古代的開封,現代的上海、香港和「海峽殖民地」等猶太人社群的記載。
但主編先生的名字,和香港一個重要的英資財團,英藉猶太裔的嘉道理父子有限公司(sir elly kadoorie & ns ltd)的名字雷同,儘管拉丁字母拼音的排列有點差別。這個關聯,使我們想起猶太人在東方的社群所發生的作用。還有一連串像「哈同花園」、「沙宣大樓」、「首席部長大衛馬素爾」之類的名字。
至於筆者和嘉道理勳爵的淵源,也就是這篇小文的正題,現在算起來,已是三十年前便已開始的往事了。
二
那時香港工業總會的秘書長原劉素珊女士(原紹棠夫人)說嘉道理博士要接見中華電力的一個工會代表團,商討一九六七年香港暴亂事件的若干善後問題,包括讓一些牽連在內的員工復職的爭議。原太問我願意幫他一個忙擔任「傳話」否,我當然覺得義不容辭,於是便欣然答允。
會晤的地點是電話大廈的嘉道理洋行舊總部。到現在想起來,嘉道理勳爵選擇那地點實在有深意存焉。他端坐在那些老式桃木傢俬的會議桌首,而不選擇聖佐治行的新式辦公室或去九龍「嘉多利山」麓的聖佐治大廈中電總部,實在是十分了不起的卓見。
電話大廈的地下室是當年中環最有氣派的餐廳咖啡座wise-an的老家。當工會的代表們抵達會議地點之際,他們會不會感染到一種歷史宿命氣氛我未敢擅專,但嘉道理給這些代表們的訊息(和啟示)是不容置疑的—他在告訴他們,他們之間的關係正是香港繼續存在的理由。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