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陳國滅(第1/3 頁)
大陳帝國明世元年正月初二,嶽州府,兀陽與王慶豐、王慶雲兄弟二人趁著大陳帝國舉國歡慶之際,逃出國都嶽州城,三人一人三馬向北方逃走。一直到正月初五,歡度買醉的陳國上下才發現此三人皆向北逃去。
當即有人報告給金盛,但金盛想了想後,長嘆道:“此三人非我心儀之人,不必在乎。”
“是否緝拿追殺?”
“罷了,放他們走吧,只當與其父輩最後的交情。”
“喏。”
兀陽等人先是快馬揚鞭抵達墨歇府,在某一處渡口買了一艘小船,隨後沿著富江向北一路順水前行,十五日後終於抵達龍河匯口處。眾人隨後乘船度過龍河,來到龍都龍洋縣,當即被龍洋縣的水軍發現,但好在三人及時表明身份,當即被送往龍都。
當兀陽見到父親之時,目光頓時通紅,當即跪在地上,哭道:“阿爺,您消瘦許多。”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兀松感慨萬分,隨後看看王慶豐和王慶雲兄弟二人,讚許道:“懷禮兄有如此龍虎之子,當真寬慰世人也。”
蕭開得此三將後也高興不已,這三人皆為陳國年輕武將中的佼佼者,損失此三人,憑藉著嶽州派和江州派部將,嶽州只怕是攻不出也守不住了。但金盛是牽制武唐的重要砝碼,蕭開絕對不允許武唐吞併陳國,隨即派人書信與金盛,約齊攻守同盟。
金盛剛剛稱帝,自然不願意頃刻間覆滅,有齊漢協作,他哪裡會拒絕,並詢問蕭開是否安置好兀陽三人,自己看在香火情緣之上有意放走他們,望蕭開善待。蕭開知道金盛這是在攀交情,倒也很是高興,而今武唐依舊是他們最強大的敵人,他們自然應攜手禦敵。
三月,一個驚人的訊息傳遍了天下,武唐帝國先皇帝李存義病逝於,享年七十一歲。武唐帝國長治皇帝李石,追封李存義為唐武帝,奉為武唐帝國開國皇帝。
李存義彷彿一塊大石頭一樣一直壓在各方勢力眾人心頭,如今李存義一死,大家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四月,在李存義病逝之後的一個月後,武唐帝國宰相李宇突然病逝,皇帝李石扶著棺材慟哭不已,大喊:“叔爺一路走好。”
武唐帝國四大柱石,李存義,李存霸,李宇和慕容輝,如今四個柱石沒了三個,只剩下慕容輝獨木支撐,再看看武唐帝國群臣,也只有李存元算是半個柱石了。
此時陳國皇帝金盛卻忽然覺得時機到來,不顧眾人阻攔再度發兵討伐武唐。
金盛攜陳軍八萬士兵和十萬民夫,對外宣稱三十萬大軍東征,首戰攻克壽州,奪壽州十二府,嚇得武唐新皇帝招呼眾臣商討是否投降。
老將慕容輝怒不可遏,出列道:“不斬金盛,誓不還朝。”
這李石居然沒有繼承李存義半點驍勇,還他不過是個文弱書生罷了,做了國主也難以服眾。慕容輝只能感慨虎父犬子,望武唐在自己的手中長久一些吧。
其實李石不是李存義的長子,甚至不是他的嫡子,而是李存義酒後與丫鬟歡愉所生。但李存義東征西討三十多年,他的嫡子大多死在了征討蠻夷和叛軍的路上,反倒是這個丫鬟所生的庶子活了下來。
李石只喜歡讀寫聖賢書,還不願意參與爭鬥。正是李石這種與世無爭的性格,不出風頭的作風,才讓他免得一死。當年初易光率領海防營突襲杭州城武唐皇宮,李石因庶子關係被安置在皇宮外,而因與世無爭,他得到的庭院極其簡陋,反倒倖免遇難——甚至彼時幽州水軍進了他的庭院,還以為李石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是個普通書生,從而放過了他。李石並非性格懦弱,只是他從未經歷過這種遭遇,好在慕容輝力挽狂瀾堅決主戰,並點齊兵馬殺向嶽州。
慕容輝比金盛還要了解如今的陳國,自李存義癱瘓在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