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共享社群的實踐上(第2/4 頁)
暖心留言紛至沓來。小吳送上虛擬鮮花,留言稱讚:“謝謝幫忙,這份細心太讓人感動,以後要是東西拿不過來,說一聲,大家一起幫忙!”
李大媽也趕忙敲字熱心囑咐:“四個人的牛奶可得趕緊送去,要保證新鮮營養,要是同學還有其他飲食偏好或特殊要求,儘管來問我。”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滿屏的等量與關懷,讓取牛奶的社員心裡暖意融融,也將這件小事變成了社群成員相互提醒、自覺依規取用物資的溫馨契機,互助與科學分配的氛圍愈發濃厚。小楊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切,被這種溫馨和諧的氛圍深深觸動,他對李明說:“原來社群裡大家的關係這麼緊密,這種互相幫助的感覺真好。”李明笑著點頭:“這就是我們社群的魅力所在。”
在社群活動中心的角落,王偉和董浩正相對而坐。董浩手中摩挲著那看似普通的手環,滿臉疑惑地問道:“王偉,這手環看著平平無奇,怎麼就和按需分配緊密聯絡起來了呢?這其中的原理我實在是想不明白。”
王偉微微抬起手環,點亮螢幕喚醒了小 i,臉上帶著笑意開始解釋:“這裡面的門道可多著呢。就拿領取物資這件事來說吧。上週小趙去領取雞蛋,他領的數量超出了正常標準。這時候,AI 小 i 馬上就給他發了條訊息,打趣地說‘囤這麼多,孵小雞啊?’那語氣就像朋友之間開玩笑一樣,很是詼諧幽默。”
董浩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連忙追問:“那小趙是怎麼回覆的呢?”
王偉繼續說道:“小趙解釋說家裡老人過生日要招待客人。小 i 得到這個回覆後,立刻詢問來客的人數,然後根據這些資訊擬定菜譜。它還調取了過往的大資料,分析出這種情況下雞蛋的恰當用量,並且貼心地附上了菜品的做法,就好像一個專業的管家一樣。”
董浩還是有些疑慮,又問道:“光只是提出建議,這樣就能確保分配公平了嗎?”
王偉輕輕拍了拍董浩的肩膀,說道:“這就是關鍵所在了。小 i 可不僅僅是提建議,它還會化身監督官。它會核查小趙以往領取雞蛋的記錄,蒐集其他相關的旁證,然後把整個過程都在社群公屏上公示出來。不僅如此,它還會連線小趙家裡的老人,確認生日待客這件事的詳情,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做得滴水不漏,讓人根本沒有機會鑽空子。小李領取衛生紙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情況,他說幫鄰居代領,小 i 也是按照流程,先核實,再公示,然後連線鄰居,最後大家根據實際情況討論是否要扣他的信譽積分。而且,就算有人私下串通惡意套取物資,小 i 也能精準記錄下來。比如某人讓別人幫忙領物資,自己又去額外領物資,此時本次兌換功能可能就會被遮蔽,就像玩遊戲裡每人每個熱點時段只可參與 1 - 2 次的規則一樣,這從源頭上杜絕了不正當的行為。”
董浩聽了,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這樣的話,以後誰也不敢輕易地違反規則了。”
王偉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而且公屏互動可不是走形式。就拿小趙的事情來說,公示之後,我在公屏上留言,表示體諒他的特殊情況,畢竟家裡老人生日是大事。其他鄰里看到我的留言後,也紛紛附和,這樣一來,社群裡的人情味就凸顯出來了。要是有人在解釋領取超量物資的時候含糊其辭,大家一旦產生質疑,在輿論的壓力下,他也只能老實交代。大家齊心協力地盯著,按需分配才能有足夠的公平性。而且如果有誰碰到了難處,大家也能透過這個平臺互相幫助。”
董浩又提出了新的問題:“那要是分配的資源不夠用了,或者有人就是一時嘴饞想多吃點呢?”
王偉耐心地解答道:“在資源分配方面,我們是設有冗餘的,大概是正常需求的 1.5 - 2 倍,所以一般不會出現資源不夠的情況。再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