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光明殿中(第3/8 頁)
碧塵敵手,恐怕出手便裁,到了那時只怕他自尊心承受不了。還是他和白蓮花聯手或可勝算,只是看現在只怕不成,因為現在看白蓮花神情委頓,功力大減,兩人聯手也只是他——趙相承一力所為,可是總聊勝於無。他心中嘆口氣,如果有袁承天在他們師徒二人聯手,又何懼於他;只是現在頗有孤掌難鳴的意味!
趙相承示意傅傳書退下。傅傳書自然不敢有違師命,退在一旁掠陣,以待不時之需。其時此時袁承天本可趕到,只是遇到幹清兵,見他衣衫不整便詰問起來,本來袁承天也未氣惱。只是後來為首領隊的清兵首腦凶神惡煞,見袁承天神情之間透著不屑的表情,便揮鞭劈頭蓋腦直抽而下。袁承天見狀,血脈賁張,想起在崑崙山上習武之餘,師父每每仰天長嘆,天不佑中華,讓關外蠻夷佔我山河,戮我百姓,每每說到揚州屠城,清兵兇殘無化,可說當年死亡枕藉,血流漂杵,天地為之蒼涼,這是自古及今漢人未有之慘事。而那些投敵賣國的走狗漢奸卻領著清兵殺自己同胞,卻了無愧色。尤以洪承疇為最,比滿州人還兇殘,以至其母拒認這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寡義廉恥的兒子,和她的小兒子飄泊湖上,老死為家,後人為其紀念其湖邊壁上刻下“素舟孤月”以旌其表。當事之時,母親傅氏,教子極子,生有承疇、承畹和承畯三子;後來承疇為朝做官,深受崇禎帝寵愛,可是誰想松山一役,戰敗做了清兵俘虜,後變節做了漢奸,因有學識才華降清後成為首位漢人大學士,官至太傅、太保,少師,太子太師,一時無兩,位極人臣。他自以為是,得意洋洋,不以漢奸為恥,反以為榮。親朋故舊皆以為恥,少有往來。在洪承疇變節投降後,其母傅氏不與往來,每每痛哭流涕,恥其有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貪生怕死!其妻蓮心愧於相公行為削髮為尼,遁入空門!傅氏與子承畹泛舟湖上,也不進京享受兒子洪承疇的所謂“榮華富貴”。她泛湖舟上,寓意“頭不頂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是為通明達理中國之母親之楷模,知明理,知大節,是以當時的人不因其子是漢奸而輕視她,反而敬重深明大義。其年十七歲的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當時洪承疇已為江南前鋒統帥,審問夏完淳。面對嚴刑訊問,夏完淳侃侃而談,毫無懼色,言道:小子聽說我朝有個洪享九先生,是個豪傑人物,聽聞松山一役,殺敵殉國,浩氣長在,英靈長存。我是後生晚輩,自然不能落其後塵,為人不恥。今日有此,死則死矣,何有懼哉?下面士兵以為夏完淳不識洪承疇,便大聲斥責道:少要胡言亂語,正堂之上審問你的便是洪大人!少要聽妖言惑眾!夏完淳冷笑道:洪先生戰死沙場,世人皆知。先帝設祭,滿朝皆哭。你們這些無恥漢奸,怎敢冒充先烈,一個個卑顏屈膝,無恥之尤,甚為可恥!一句話讓洪承疇無言以對,以至惱羞成怒,下令殺了夏完淳。世間多有英雄,夏完淳之與洪承疇,一個是英雄豪傑,一個是投敵賣國無恥漢奸,為了榮華富貴可以出賣良知,是為可恥!
袁承天見那為首的領隊清兵首腦,揮鞭向自己頭腦劈來。他一不躲,二不閃,只得長鞭捲到,眼見得要打到頭腦時,便伸手握住鞭身,大喝一聲:“去。”竟而將長鞭奪在手,又猛力揮了出去,飛入天空之中不見了。那清兵首腦一向都是欺侮他人的份,幾曾遇到過敢與官兵作對的人,今個兒見袁承天膽敢反抗,不由惱羞成怒,大聲斥責道:“好小子,官差你也敢放對?”袁承天冷笑道:“無恥賊兵,你們一味欺侮百姓,可曾想到將來天道好還,果報不爽?”那長官呵呵冷笑道:“什麼善惡有報,老子從來不信,也不信什麼天道好還的狗屁不通的道理,只知道今世快樂才是正道,什麼仁義道德全是無恥之徒騙人的玩意,你也信?那有今世及時行樂榮華富貴來得現實。”
袁承天知道與此人說話徒然多費口舌,不可理喻,心想:殺一人也是殺,殺了他們這幹為非作歹,欺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