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富我漢民,擴我漢土!(第3/3 頁)
王承恩這時候則主動請示道:“陛下,宋侍郎有件事還沒有稟報,這些燧發槍和火炮還沒定名呢,還請陛下賜名。”
“燧發槍就取名為崇禎001型火槍,重型長炮則取名為崇禎101型直射重炮,輕型長炮則取名為崇禎102型直射輕炮。”
朱由檢便取了名字,並要求宋應星繼續堅持在軍械總局加強制式化生產和流水化生產。
除他和湯若望和絕對可靠的老技術師知曉每件軍械全部製造過程外,所有軍械的零部件分成不同的車間生產,每類技術師只能瞭解一門技術,以此避免大明內部的技術暴露出去。
宋應星也不得不承認皇帝陛下朱由檢的這個辦法很好,也就一直堅持著這樣做。
……
“回稟陛下,現在除臣所帶進京的六千士卒外,加上南遷時沿途招募的六千士卒,加上現在招募的三千士卒,整個近衛軍合計有一萬五千餘兵,目前已在進行鴛鴦陣與火器訓練的是最初在通州張家灣招募的三千兵,再加上跟著臣從山西來的六千兵,除女兵外,皆已完成訓練;
即目前近衛軍可直接實戰計程車兵數量是九千餘兵,也就是完成新兵訓練的九千餘野戰兵。
但其中有七千餘野戰兵依舊是以鳥銃和三眼銃為主,只一千餘火器野戰兵裝有燧發槍。
臣已遵從陛下旨意,將這一千餘已熟練掌握燧發槍操作技能的火器兵和從七千餘完成訓練計程車兵中抽出了三千餘兵,整編成了一個甲級野戰兵主力步兵營,現已定番號為近衛軍第一野戰步兵營。”
周遇吉這裡向朱由檢彙報了最新的近衛軍整編與訓練情況,並將重新整編的近衛軍第一野戰兵具體編制方案與官兵名單冊遞給了朱由檢。
朱由檢也就翻看了起來,且很認真地看著,對於他而言,這算是他這個皇帝重新組建起的第一支精銳。
看完後,朱由檢便合上了名單冊,說道:“很好,就用第一野戰步兵營攻打淮安城,明天就攻打!”
“遵旨!”
周遇吉回了一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