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青石巷13號(第1/1 頁)
詭案密檔:青石巷13號
歡迎來到詭案密檔,我是林深,本章內容是根據網友書生意氣的親身經歷整理。請勿在深夜獨自閱讀。
一、投稿:雨夜的敲門聲
2023年夏末,書生意氣私信我一段錄音。他的聲音沙啞顫抖,背景是淅瀝的雨聲:“我在青石巷13號的閣樓裡找到一本日記……現在它盯上我了。”
據他描述,這座位於江南古鎮的老宅曾屬於民國時期的富商陳家。陳家獨子陳墨白留學歸來後突然發瘋,用一把雕剪刀花刺死了全家七口,最後自縊於閣樓。此後每逢雨夜,巷子裡總傳來剪刀開合的“咔嗒”聲。書生意氣不信邪,在臺風天潛入老宅直播探靈,卻在閣樓地板夾層中發現一本皮質日記。
“日記裡的字跡會變。”他在錄音裡急促喘息,“第一頁寫著‘救救我’,第二頁變成‘找到你了’,現在整本都是血手印……”
話音未落,錄音戛然中斷。三個月後,書生意氣的賬號更新了一條影片:鏡頭劇烈晃動,一道白影吊在閣樓橫樑上,腳尖幾乎擦過拍攝者的頭頂。影片最後十秒,剪刀劃過鏡頭的寒光與喉骨斷裂的悶響同時炸開。
二、調查:被篡改的時間
我帶著裝置抵達青石鎮時,正逢梅雨季。青石巷13號的雕花木門虛掩著,門縫滲出陰溼的黴味。閣樓地板的夾層空無一物,唯有牆角青磚刻著一行小字:“申時三刻,鏡中人。”
詭異事件一:迴圈的鐘擺
客廳的老式座鐘停在3:45,但每當我在筆記本記錄線索時,鐘擺都會突然瘋狂擺動,最終仍歸位原處。更離奇的是,所有電子裝置的時間顯示均比外界慢六小時——這座宅子在抗拒“當下”。
詭異事件二:鏡面契約
次日子時,銅鏡突然映出另一番景象:民國裝束的青年趴在書桌前寫字,脖子緩緩扭轉180度與我四目相對。他舉起一張信箋,墨跡如蝌蚪遊動成句:“以血為契,以時為祭。”
三、溯源:陳墨白的絕筆
我在鎮檔案館找到1925年《申報》的殘頁:“海歸畫家陳墨白於宅中創作《百鬼夜行圖》,畫成當夜舉家暴斃,疑為邪術獻祭。”管理員壓低嗓音透露,陳墨白留洋時痴迷南洋巫術,曾從暹羅帶回一尊“時鬼”木雕。
閣樓暗格裡藏著半幅焦黑的畫作:上百隻沒有瞳孔的眼睛漂浮在墨色中,每隻眼珠都嵌著鐘錶零件。根據日記殘頁,陳墨白在最後一夜寫道:“祂餓了,要吞掉所有時辰才能畫出真正的永恆。”
四、對峙:時間的囚徒
第七日暴雨傾盆。當我舉著手電檢查畫作時,銅鏡驟然炸裂,陳墨白的鬼影從碎片中爬出。他的脊椎如蛇骨扭曲,雙手各握一把生鏽剪刀,喉嚨斷斷續續擠出音節:“還……給我……”
地板開始滲出血水,倒映出無數個我被剪刀刺穿的瞬間。鬼影逼近時,我猛然想起日記夾層中的黃符——那是茅山鎮的煞咒,必須以自身鮮血啟用。符紙燃起的剎那,所有幻象坍縮成一聲尖嘯,座鐘的玻璃罩“啪”地碎裂,時針逆時針飛轉。
五、終局:未閉合的莫比烏斯環
我在醫院醒來時,手機顯示距離進入老宅僅過去六小時。然而揹包裡的符紙灰燼與鏡面抓痕證明,那場跨越百年的博弈真實存在。青石巷13號已被貼上封條,但鎮民們說,最近雨夜總能看到穿西裝的青年站在巷口,手腕繫著斷裂的鐘錶鏈條。
陳墨白仍在尋找替死鬼,還是試圖阻止“時鬼”吞噬更多時間?或許答案藏在夜行者遺留的最後一幀畫面裡:影片黑屏前,有半張染血的信紙一閃而過,上面是陳家的祖訓——
“時辰可贖,因果難逃。”
:()詭案密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