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4/5 頁)
,因為十多年前新海一家就已離開那裡。
加藤在京都查出了驚人的事實。
2
雅也在東京車站的銀鈴'注:①東京東站標誌性的相約見面等候地點,於1968年首次設立。'等了約十分鐘,剛想吸根菸的時候,賴江提著LV包從柱子後面出現了。
“對不起,要出門時想起了好多事。”
“您將旅行的事告訴別人了嗎?”
賴江搖搖頭。“平時我也是一個人生活,沒有必要告訴別人。就算我兩三天不在東京,也沒人能注意到。這樣倒也輕鬆隨便。”聽起來像在暗示自己和丈夫基本沒有聯絡。她看了看手錶,“壞了,必須快點。”馬上就到新幹線發車的時間了。
坐上已經開進站臺的“光”號列車,兩人並肩坐在座位上。對雅也來說,這是他生來第一次坐頭等車廂。本來他旅行的經歷就少得可憐。
賴江看上去已習慣旅行。雖然比約定的時間晚到了,她卻已備齊在車內吃的盒飯、飲料等,還為雅也買了罐裝啤酒。
“人還挺多。”列車啟動後不久,雅也環顧四周低聲說。車廂內的座位坐滿了八成。
“上午公司職員多,下午不早不晚的時間就沒人了。”
“經濟不景氣,坐頭等車廂的人還是很多。”
“也沒多少錢,肯定是想銷微奢侈一下。”賴江為雅也撐好小桌板,擺上食品和飲料。
雅也想,旁邊的人會怎樣看待我們?上年紀的女人和年輕的男人。男人沒打領帶沒穿西裝,大清早就買啤酒喝。女人看上去家境富足。闊太太和年輕的情夫——雅也腦中浮現出這句老掉牙的話。周圍的公司職員似乎不在意別人怎樣,就連過道對面的人也是一個在看工作資料,另一個靠著椅背閉目養神。
雅也不禁想起了初中及高中時成績好的同學的面孔。他們如今或許也成了這樣的公司職員,估計很多人已經成家。裁員、降薪——儘管他們總是被類似的事情紛擾,但也能在現代社會中生存下去。雅也感覺只有自己生活在異樣的世界裡——沒有工作,卻不愁吃喝,因為有美冬的援助。
“啤酒,喝嗎?”賴江歪著頭問。
“現在不喝。”雅也拒絕了。他其實想喝,又擔心開易拉罐的聲音會傳到四周男人的耳朵裡。
“你跟我說話還是那麼彬彬有禮。”賴江突然莫名其妙地說。
“哦?”
“你看,跟我說話,你從來都用禮貌體。”
“沒有,這個……”他微微一笑,“倉田女士是我的長輩,而且在各方面都承蒙您的照顧。”
“什麼長輩,應該說是比你年長的人。”賴江翻著眼睛瞪著他,但似乎並未不高興,“到了京都,希望你儘量用關西方言說話。”
“啊?”
“向人打聽事的時候,如果使用當地的方言,對方就不會警惕。”
“京都和西宮的方言有微妙的差異。”
“是嗎?哪裡不一樣?”
“我也說不清楚……反正有些不同。”
“可終歸都是關西,總比東京人更容易被人相信吧。”
“這個嘛……”雅也歪了歪頭,他覺得沒這麼簡單,但嫌麻煩便沒有反駁,“到了之後要向很多人打聽?”
“也許吧,沒有其他調查方法。”
“您說過要調查一個人,那人住在京都的三條?”
“好像以前住在那裡,想先找到那時住過的房子。”
“知道當時的地址嗎?”
“只知道在三條。”
“什麼?您想一家家地找?這不可能。而且,想必現在已不住在那裡了。三條也很大。”
“我有線索。”她從包裡取出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