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錄取南藝(第2/2 頁)
的主要是內外兩道城牆的一部分。
內道拱衛南京主城區,長達三十五多公里,外道更是囊括紫金山、玄武湖等南京地區大山大湖在內,長達六十多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城牆,該工程的歷史意義、軍事價值僅次於長城,讓南京城在冷兵器時期成為一座堅固的軍事要塞。
外牆十八門,內牆十三門(十三城門的分佈格局是有風水上的講究的,分別代表著“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真可謂是虎踞龍盤之地。
不過因為南京地處長江與淮河之間,北邊又有一大片玄武湖,而西邊又有茅山餘脈之鐘山,所以不如北京城般在一條中軸線上,羅列規整。
景軒道:“瑤瑤,你知道嗎?說起修建南京城,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大致就是說大明開國之初,連年征戰國庫空虛。朱元璋壓根就拿不出那麼多銀子修城牆。
不得已,向當時的大明第一首富沈萬三借錢。整個南京城,足足有一半是沈萬三出資修建的。說沈萬三是富可敵國絕不為過。
不過沈萬三最後也難逃樹大招風被朱元璋卸磨殺驢的下場。
也因此,留下了許多關於二人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野史趣聞。
傳說在中華門(原聚寶門)的城牆邊沿,是整個大明城牆的龍穴點睛之處,埋藏著沈萬三的發家之寶——聚寶盆在鎮壓氣運。只要跺三腳,便能帶來喜運、福運、財運,瑤瑤,你要不要試一下?”
“真的假的呀?那我必須要試一下,不求能達到沈萬三的高度,只要達到小資生活,我就心滿意足了!”
“達到小資生活就滿足了嗎?”
景軒心裡暗自思量:“不,老沈雖然是首富,但他後來可沒什麼好下場。我的目標,不僅要像沈萬三那樣,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還要像陶朱公那樣,全身而退。”
爾後,二人穿過楠京古城,來到了自己最終的目的地——秦淮河!
秦淮河是是楠京古老文明的搖籃,在石器時代,秦淮河流域內就有人類活動,從東水關至西水關的沿河兩岸,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區的居民地。
六朝時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隋唐以後,漸趨衰落,到了宋代逐漸復甦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兩代尤其是明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如今的這塊水域是南京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的秦淮河是個發生過許多故事的著名河流,兩岸儲存或重修的歷史古蹟眾多:烏衣巷、夫子廟、江南貢院、桃葉渡、東水關遺址等等。
秦瑤道:“我記得兒時學過的唐詩三百首,其中有一篇便是《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那時的我不知道此巷為何取名“烏衣”,並且還錯把“王謝”的“謝”看作亭臺樓榭的“榭”字的通假字,認為“王謝”等同於“朱門”,但這並不影響我對“烏衣巷”的嚮往,今天,終於得見真容了!”
“這烏衣巷看起來也不過如此嘛,要不,咱們往前面的‘秦淮河’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