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奎星兆夢忠良降生 雷部宣威狐狸避難(第2/5 頁)
再說包山急匆匆地趕到錦屏山後,果然看到一片深草,他四下尋找,發現茶葉簍子橫躺在地上,可三弟卻不見蹤影。包山大吃一驚,連說:“不好!估計是被老虎吃了。”他又往前走了幾步,只見一片草都被壓倒在地,有一尺多厚,上面趴著一個黑黝黝、油亮亮、赤條條的小孩。包山一看,滿心歡喜,急忙解開衣服,把小孩抱起來,揣在懷裡,轉身就往家跑,悄悄地回到自己屋裡。
王氏正盼著呢,一看見丈夫回來,心裡的大石頭落了地;又見抱回了三弟,更是喜出望外。她連忙解開自己的衣襟,接過包公,把他緊緊抱在懷裡。說來也怪,包公一到王氏懷裡,就像天生就很機靈似的,小腦袋亂拱,好像是要找奶吃。王氏趕緊把乳頭放進包公嘴裡,慢慢地喂他。包山在一旁,就和王氏商量:“現在雖然把三弟救回來了,可咱們屋裡突然多了兩個小孩,別人看見了,能不懷疑嗎?”王氏聽了,說:“要不把咱們剛滿月的兒子送到別處,找人撫養,我就專心喂三弟,這樣不就兩全其美了嗎?”包山聽了,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偷偷把自己的孩子抱出去,託付給別人撫養。說來也巧,本村有個叫張得祿的鄉民,他妻子剛生的孩子沒滿月就夭折了,這會兒正奶水充足。他得到包山的孩子後,特別高興。
就這樣,從春天到夏天,又從秋天到冬天,時光飛逝,一轉眼六年過去了,包公已經七歲了。他一直把兄嫂當作父母,大家都叫他黑子。最奇怪的是,從他出生到七歲,從來沒哭過,也沒笑過,整天板著個小臉,不說話也不搭理人,就算別人逗他,他也不理睬。所以大家都不喜歡他,除了包山夫妻對他百般呵護,其他人都不待見他。
有一天,是周氏安人的生日,家裡沒請外面的客人,就自家擺了家宴。王氏帶著黑子給婆婆拜壽。行完禮後,他們站在一旁。只見包黑跑到安人跟前,雙膝一跪,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這可把安人高興壞了,笑得合不攏嘴,她把包黑抱在懷裡,說:“還記得六年前我生了個兒子,當時我正昏迷著,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孩子剛出生就死了。要是那孩子還活著,也和他一般大了。”王氏聽了,見旁邊沒人,趕緊跪下,說:“請婆婆原諒媳婦大膽,這個孩子就是您生的。媳婦怕您年紀大了,奶水不夠,受不了哺乳的操勞,所以就偷偷把這孩子抱到自己屋裡撫養,一直沒敢說。現在婆婆問起,我不敢不把實情告訴您。”王氏沒提李氏夫妻陷害的事兒。周氏老安人連忙把王氏扶起來,說:“這麼說,我的孩子多虧了你撫養,還讓我省心,你可真是天下第一賢德的人啊。不過有一件事,我的小孫子現在在哪兒呢?”王氏回答:“在別處寄養著呢。”安人一聽,馬上讓人把小孫子領回來。兩個孩子雖然長相不同,但個頭差不多。安人又趕緊把員外請來,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清楚了。員外心裡雖然高興,可一想起以前的事兒,覺得對不起安人,不過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也只好如此。
從這以後,包黑認了自己的親生父母,還是把包山夫妻稱作兄嫂。安人年紀大了,格外疼愛這個小兒子,給他改名叫三黑。再加上有包山夫妻照應,處處留意,就算包海夫妻一直暗中算計,也找不到下手的機會。轉眼間,又過了兩年,包公九歲了,包海夫婦還是一心想著要害包公。
這天,包海在家,就在員外面前進讒言,說:“咱們莊戶人家,就應該以勤儉為本,不能遊手好閒。要是以後養成好吃懶做的毛病,那可怎麼行。現在三黑都九歲了,也不小了,應該讓他跟著村裡的牧童,或者咱家老周的兒子長保去學放牛羊。一來能學門本事,二來也不白吃飯。”這一番話,說得員外心動了,就和安人商量,好像三黑每天都在閒逛似的。安人同意了,還囑咐長工老周多照顧著點。老周又叮囑長保:“每天出去放牛羊,要好好哄著三官人玩;要是有照顧不周的地方,我可饒不了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