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第1/2 頁)
“富貴不還鄉,有如錦衣夜裡行,誰人知之者?”
項羽腰斬了秦王子嬰,又燒了咸陽後,就準備去挖了始皇陵,秦始皇帝陵位於驪山北麓,呈正方形長寬各約3200丈,秦始皇陵有裡外四層,陵區內有外城、內城、封土三層。外城長950丈,寬432丈;內城長562丈,寬254丈。始皇陵有600多座陪葬墓和陪葬坑,外城外有兵馬俑、百戲俑、馬廄坑、刑徒墓區、石材加工區等。兵馬俑距帝陵封土約650丈。除此外城東側還有一組十七座墓,是胡亥所殺十七個兄弟姐妹,帝陵內城有後宮墓區、宮殿、皇陵封土,胡亥殺了秦始皇所有沒有孩子的嬪妃及宮女,大約萬餘人陪葬。
帝陵封土遠看就是一座山,底部南北長222丈,東西寬210丈,也是呈正方形,高24丈;封土裡面有九層宮殿,每三層一組,暗合始皇帝九五之尊,登上九層高臺俯瞰他的帝國。秦始皇恐將來被人盜墓,封土中安置機關,排列強弓勁弩;若有人進入,機關一動,萬弩齊發;封土下面就是地宮,掘地極深,直透過三重泉水,並且向驪山方向挖掘通道,最後鑿之不入,地宮高13丈,也是九層結構,地宮用金銀為鳧雁,玉石為松柏,頂部裝飾二十八星宿圖,底部是水銀灌注的江河湖海,川流不息,為了防地下水滲透,整個地宮建築天花板和牆為巨石板包覆。等到封土封閉完固,又在墓上栽起樹木,漫山遍野都是蒼松翠柏。此時工匠尚未出外,胡亥便令人將墓道外門關閉,加土填築。數萬工匠被埋入封土中,並無一人走脫。
項羽親自督師,命英布全域性指揮,開挖秦始皇陵,英布和許多項羽部下都親自參與過秦始皇陵工程,所以很快就將傭坑和陪葬坑洗劫一空並毀之一炬,但是封土,地宮和陵是分開設計建造的,封土和陵又距離600多丈,外形和一座山一樣,除了胡亥,子嬰,李斯和趙高就是章邯沒有圖紙也找不到封土所在,所以項羽英布根本找不到封土下的九層宮殿,更不可能找到去往九層地宮的墓道。這時方才後悔殺早了子嬰和一眾官宦。
項羽又假借楚懷王之名,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分封了十八路諸侯。
漢王劉邦,統治巴、蜀、漢中之地,建都南鄭。
雍王章邯,統治咸陽以西的地區,建都廢丘。
塞王司馬欣,統治咸陽以東到黃河的地區,建都櫟陽。
翟王董翳,統治上郡,建都高奴。
司馬欣和董翳都是輔佐章邯作戰的部將,這三人也是范增特意讓項羽安排的三秦,用來監視和阻擋劉邦的。
西魏王魏豹,統治河東,建都平陽。魏豹是原魏國貴族,陳勝起義時立其兄咎為魏王。秦將章邯攻魏,咎被迫自殺。魏豹逃亡至楚,向楚懷王借兵數千人,攻下魏地二十餘城,被封為西魏王。
河南王申陽,統治河南,建都洛陽。申陽是瑕丘人,本來是趙國張耳的寵臣,聯軍進攻秦朝的時候,他先攻下河南地區,在黃河迎接項羽南下。
韓王韓成,統治韓地,建都陽翟。成乃韓國宗室,五世相韓的張良,請求項梁立一位韓國宗室後裔,令韓國復國,選韓成為王。
殷王司馬卬,統治河內,建都朝歌。司馬卬是趙國的將軍,項羽鉅鹿之戰後隨項羽入關。滅秦後,項羽分魏國地為西魏、殷、河南三國,封司馬卬為殷王。
代王趙歇,統治代地,戰國時趙貴族。曾被張耳、陳餘立為趙王,都信都。
常山王張耳,統治趙地,建都襄國。他曾是信陵君門客,信陵君死後又收了劉邦當門客,後來秦滅六國,成為逃犯和劉邦一直有聯絡。
九江王英布,統治淮南,建都六縣。英布是上古四聖之一皋陶的後人,六縣又叫六安,六讀陸,這裡水邊地勢高,所以通陸,乃通假字。後來又是指六個地方平安的意思,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