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大結局(第2/3 頁)
來峰上。
這是自從虎爺病逝以後,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頭一次來山上祭奠他,這也不是兩個人無情無義不念舊情,而是兩個人有任務在身,確實是來不了打虎山,送大哥最後一程。
想到這裡兩個人也是內疚萬分,看見虎爺的孤墳荒冢就樹立在眼前,此刻未成開口淚先流,千言萬語匯成一句悲聲,雖說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三個人在虎爺墳前那是一頓嚎啕大哭,一旁的李梅芳看見此情此景也是潸然淚下。
哭罷多時大傢伙在眾人的勸慰下也收住了悲聲,站在山峰之巔,大傢伙一起向對面的山寨俯瞰,一下子彷彿看見過去的往事歷歷在目。
趙崢嶸不由得感嘆道古人云,登東山而曉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今天在這飛來峰上,對打虎山確實是一覽無餘,看著山下廢棄的山寨,經過日軍炮轟以後,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唯一完整的建築如今只剩下議事廳了。
小夥計看著趙崢嶸和二憨子兩位故交,像是徵求兩個人的意見,又像是自言自語的說到,二當家的四當家的我們還要,到山寨裡面去看看嗎。
趙崢嶸聽見小夥計的問話,無奈的閉上眼睛回答道,今時不同往日了,你我的身份已經不允許我們在回到從前了,打虎山上的兄弟們都已經步入正途,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去效仿那梁山上的智多星吳用了。
下山以後趙崢嶸和二憨子李梅芳三個人,在山海關留宿一晚,和小夥計喝了個一醉方休,然後第二天兩個人就把李梅芳,送回北平傅將軍身邊,又踏上歸途回到趙莊。
此時的趙莊趙固宋仁禮負責這一地區的軍政要務,知道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衣錦還鄉,那自然是隆重接待,規格之高相當於軍區級別的大首長榮歸故里。
雖說現在趙崢嶸的母親不在趙莊,可是二憨子的爹孃可是本鄉本土的人,歡迎的儀式的場地,就在二憨子的家裡,可以說趙固的歡迎儀式就差黃土墊道,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了。
趙文和美子夫婦還特意來看望,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大傢伙有說有笑,一直聊到東方出現魚肚白,這才依依不捨的回去休息。
在趙莊住了三天,因為二憨子要實現自己的諾言,用八抬大轎去齊齊哈爾,接媳婦小翠回婆家,兩個人又一路風塵僕僕的趕往奉天,告別了送行的人們,兩個人走了大約十里地,突然前面官道上出現一個人的身影。
兩個人仔細一看前面的人居然是假仁義,三個人見面以後萬語千言,如今都在不言中了,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也沒想到假仁義今天是特意,在這裡等著他們倆的。
三個人六目相對,還是假仁義先開口說道,兩位後生我假仁義如今已經是,黃土埋到脖子上的人了,看到你們這些後人如今都有此成就老朽心裡也是高興,今日一別也許就是後會無期了。
老朽就以一首《臨江仙》作為臨別贈言吧。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說完就和趙崢嶸二憨子一拱手轉身離開了,看著眼前的一幕二憨子倒是看的一頭霧水,不由得轉身問道,崢嶸哥這個老狐狸,今天這是唱的哪一場啊。
趙崢嶸沒有正面回答二憨子的問話,只是說了一句,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亡其言也善,看來這個假仁義是個高人啊。
兩個人來到奉天這個時候,迎接他們兩個人的是李大志和春妮夫婦,趙崢嶸清楚的記得,自己離開奉天的那個晚上的狼狽,可是現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了,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