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第1/2 頁)
「此次刑部尚書及時捐出上萬斤糧食起了帶頭作用, 讓其他大臣商人捐了不少出來。」
「外人不知道但哀家知道那刑部尚書捐的糧多數出自溫家, 不管他們家本意是為了伸冤還是其他, 可那上萬斤糧食是實打實的給了朝廷一點時間能從其他地方勻調。」
溫家不邀功, 讓刑部尚書佔了功勞,這一點便是不說皇帝查過也清楚了,即便是想走路子伸冤,那也是做了有利於名的事。
皇帝讓溫達官復原職,並沒有升官,只是調職到京城,那麼後宮裡給溫常在升位分並不突兀。
只朝堂的事不好直接拿到後宮來說,也就借著溫常在救駕一事找了個由頭。而她確確實實的給太皇太后墊了底還壓斷了胳膊。
「太皇太后不覺得奇怪嗎?按說溫家可是被抄了家,不過兩年的時間如何會有那麼多的糧食?」
蘇麻拉姑詫異,溫家秘密捐糧的事她才太皇太后說,那溫家哪有那麼多的錢財?又何以屯了這麼多的糧食?
「此事皇帝提過,是溫貴人額孃的嫁妝,還有來了京城私底下有人幫襯一二。」
「那刑部尚書和溫達有點交情,在背後幫襯溫家一二,這才讓他們在京城開了鋪子,置辦了產業,何況溫家還有連襟幫忙,幾家鋪子還是有能力的。」
溫家的連襟是個地方官,溫夫人長兄在盛京的一個小地方擔任正六品通判,溫夫人二哥卻承了家業從商。
溫貴人的外家以前是商人,家裡賺了些小錢。
古來人們把名與利區分,名受世人尊重排在最前,士,農,工,商。
商人逐利,歷來是排在最後。
所以溫夫人的孃家有了錢財就培養自己的大兒子走仕途,為此還讓兄弟二人分了家,免得商人的身份成了大兒子仕途上的拖累。
不過,即便分家了,兄弟二人依舊和睦各自發展。溫家落難,他們幾間鋪子還是拿得出來幫溫達夫婦的。
蘇麻拉姑雖然解了惑,可還是覺得不對勁,但一時又說不上那裡不對勁,便說起了其他的事情。
「您為何讓溫貴人遷宮到長春宮?庶妃只怕不樂意。」
這裡庶妃說的是博爾濟吉特氏,來自科爾沁達爾罕親王和塔之女,是當今皇太后的妹妹。
這裡要提的便是她既是皇太后的妹妹,又是皇上的妃嬪。
滿人歷來不重視隔輩問題,太皇太后當年還是莊妃的時候,姑姑侄女亦同是太祖(皇太極)的妃子。
說到博爾濟吉特氏庶妃這裡,太皇太后忍不住頭疼。
「哀家還不是為了她,皇帝不喜歡她,進宮也兩年了在皇帝那裡幾乎沒留下什麼印象,哀家是煞費苦心。」
「這溫貴人模樣生的好看,加上她家受了委屈皇帝心生憐惜,自然會寵愛一段時間。」
「這樣一來皇帝去長春宮的時間多了,寶音見皇上的機會就多了,只要她能生下一兒半女,在這後宮她也就有個依靠了。」
寶音是博爾濟吉特氏庶妃的閨名,親近的人太皇太后才會這般喚,像其他人一般是喚姓氏,封號。
太皇太后都這個年紀了,活不了多久了,是擔心她走後寶音沒有依靠了。
皇太后是個性子軟綿的人,這麼多年也扶不起來,寶音就得靠她自己爭氣。
「可安嬪的事……」
那長春宮安嬪畢竟在那裡住過,皇上會不會睹物思人?或者還惱恨安嬪而不去長春宮?
「安嬪的事只會慢慢淡化,皇帝是帝王,對皇貴妃尚能分得清,你說呢?」
論情分,皇貴妃和皇帝二人更不同,皇帝都能分的清楚,何況去了那麼久的安嬪?
「這溫貴人瞧著是安分,能在惠嬪手裡這般沉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