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幫劉康的忙(第2/2 頁)
出兩百萬貫作為啟動資金。
這筆錢的數量讓李寬眉頭狂皺,你們可真有錢。
不過,李寬覺得他們還是沒有完全信任他,據李寬所知,皇宮內的太監們,現在以老年的為主,而這些老太監,很多在南北朝滅亡的時候就在。
畢竟,隋朝滅陳統一到貞觀初年,總共才三十八年的時間,陳朝、北周時存在的太監都沒死絕。
這些太監經歷了兩次改朝換代,朝廷滅亡,要說他們沒有從皇宮內偷拿東西,變賣皇宮資產,李寬是不信的。
兩百萬貫,肯定不是皇宮太監群體的極限。
不過李寬也很滿意了。
有了這筆錢,自己就可以打發一下接下來的無聊時光。
劉康確定李寬接下這個活後就趕緊離開,他今天是請假出來的,忙完得趕緊回去。
劉康走後,李寬興奮的來到書房,開始做規劃。
先在宣紙上寫下宮城養老院、殘疾人培訓學校兩個名字,然後就沒了。
接下來他需要想的就是哪些工作人殘疾人能做的。
殘疾人培訓學校肯定是要做的,這所學校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提高太監群體的身份,讓這群殘缺之人在上層人眼中變的光偉正起來。
大家鄙視太監群體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屬於拿身體換生活,比較沒有尊嚴,而且因為身體殘缺,也比較變態。
而改變他們想法的最重要一步,就是做善事。
封建家庭承擔生活壓力的能力弱,一些天生殘缺的孩子往往活不過童年,一頓飽飯過後,就消失了。
當然,除了殘疾兒,溺死女嬰的情況也常常存在。
殘疾人培訓學校的建立,就是要告訴其他人,我們這群太監,可是在做善事,而且一但這個學校鋪開,那對於各地官府來說都是幫了大忙。
他們境內的殘疾人就業難,生活難的問題就解決了。
太監養老問題,李寬想的就很簡單了,一些已經成年的殘疾人沒有工作,他可能腿腳不好,可能斷了一隻手,可能缺了一個胳膊,那就去幫老太監們做做飯,幫他們洗洗衣服唄。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幫太監群體鋪設產業,把殘疾人都安排進去,用產業產出的錢去供養殘疾人學校和退休老太監。
賺的錢肯定是不會太多,再加上還要上稅,但這時候就需要皇宮內還年輕的太監們來進行入股,把自己的收入貢獻出來,為自己的老年買一份保證。
整個計劃就卡在一處,殘疾人可乾的工作都有哪些。
為此李寬開始尋求魏徵的幫助,希望老魏頭能從大唐府衙的資料庫中幫忙尋找一下殘疾人工作的案例。
劉康前腳回到宮城,就被瑾言帶著一群老太監給攔住,老太監們都興奮的看著劉康,結果如何?
劉康爽朗的告訴眾人:“楚王答應幫我們寫計劃書,而且楚王是一個可交易的人。”
其餘老太監聽到這話鬆口氣,瑾言的嘴角也帶上笑容,這是一個好訊息。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