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計劃書(第2/2 頁)
婆娘很疑惑,不知道李寬笑啥。
“我都買了。”
這話讓劉瘸子愣住,不知道李寬這是啥意思。
李寬沒有啥意思,就是單純的都買了。
侍衛給錢,李寬都拿走。
坐在回去的馬車上,李寬手裡把玩著鞋子,安排一個侍衛去打聽劉瘸子的鞋平時都賣給誰。
很快侍衛回來稟報。
劉瘸子,黃村的一位普通人,因為某些原因摔斷了腿,在官府的做媒下娶了個啞巴婆娘。
可能是娶了老婆的原因,從摔斷腿後就頹廢的他開始好轉,拿著老丈人給的一些嫁妝,買了原材料,開始做鞋,他做鞋,他婆娘給鞋上繡花。
做好一批他就去縣城裡賣。
主要賣給長安和萬年兩個縣城內有點餘錢,原因給孩子花錢的商人們。
聽完之後,李寬笑了,明蘭不明白他笑的是什麼,忍不住開口問道:“郎君看起來很開心。”
李寬躺在明蘭的腿上,隨意的回道:“當然,這劉瘸子也算是發現了市場,這證明讓殘疾人工作,生產是可行的。”
李寬知道,在大唐賣鞋和賣衣服的市場很小,小農經濟,大家更多的是自己做。
可劉瘸子用事實證明,還是可以賣的。
這很不錯。
李寬接下來又去見了傻子、瞎子、愣子、斷胳膊的,斷腿的。
只要還活著的,每個人都有一份自己的工作。
做什麼的都有,但確實都在努力活著。
這讓李寬堅信,如果給他們一點幫助,他們會更加願意上進。
殘疾人學校也可以開辦起來。
“廚師,木匠,鞋匠這些都可以找他們來做,慢一些無所謂,只需要他們肯做。”
“那個會做飯的傻子可以讓他給老太監們做飯,送飯嘛。”
回到楚王府內,李寬對於殘疾人培訓學校,宮城養老院的存在有了準確的想法。
“首先是需要創辦一個獨屬於內侍的商會,但必須掛靠在戶部下,由商會他們來創辦宮城養老院和殘疾人培訓學校以及殘疾人工廠、殘疾人商鋪。”
“殘疾人學校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殘疾程度來進行教學。”
“首先,像天生智商發育不全的可以向廚師培養。”
“後天造成殘疾的,如斷腿,走路不方便的,我們可以向鞋匠,而鞋匠製作出來的鞋子我們可以透過專有店鋪進行售賣,這就需要商會直營的店鋪。”
“而店鋪售賣員,我們可以以女性殘疾物件為主,如啞巴,聾子之類的。”
。
李寬儘可能把自己想到的情況都寫了上去。
寫完之後,在李寬看來,殘疾人對於太監們的存在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抬高自己的名聲,以求獲得國家支援。
因為是他們出錢投資的殘疾人學校,開辦的殘疾人工廠和商鋪。
而商鋪賺的錢,只需要夠開工資,形成收支平衡即可。
李寬特意在底下標註,商會的營收在完成對宮城養老院的撥款後,剩餘的錢在計算成本後,會繼續投入對殘疾人的扶持中。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