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2/3 頁)
侃侃而談的天子,生死之際,還能臨危不亂,不為眼前困境所限。
“那……是屯守陝縣的張濟?”
“他不過是疥癬之疾罷了,不足為患。”劉協搖搖頭。“嫂嫂再猜。”
張濟的確是個麻煩。
陝縣就是函谷舊關,地處東西要衝,無論是東歸洛陽還是北上河東,都是必經之路。
雖然心裡一點把握也沒有,劉協還是儘可能地說得雲淡風輕,不讓唐姬看出一點破綻。
真正的天子劉協雖然年幼,卻是一個有定力的少年,這些年輾轉流離,越發沉穩堅毅。
他如果露怯了,肯定會讓唐姬生疑。
這些天,他裝病不出帳,就是不想讓人看出破綻,給自己一個適應的時間。
看著強作鎮靜的劉協,唐姬眼中多了幾分同情。
東歸洛陽的路上攔著兩頭西涼惡犬,天子心中的壓力可想而知。
唐姬搖搖頭,苦笑道:“妾見識淺薄,實在猜不出來,還請陛下明示。”
劉協抬志手,遙指東方。“關東,已經亂了,洛陽也回不去了,至少暫時肯定回不去。”
唐姬面色大變,失去了最後的從容,雙腿發軟,渾身無力,險些坐在地上。
他們一路走來,最大的動力就是回舊都洛陽。如果洛陽回不去了,他們還能向哪兒去?
天子胸懷天下又如何?天下已經崩潰,他再聰明也無濟於事。
面對命運,個人的努力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唐姬心中泛起說不出的茫然,心中酸楚,眼淚控制不住的湧出了眼眶。
抬手拭淚時,她無意之中看了劉協一眼,卻發現劉協的臉雖然蒼白,神情卻還算從容,眼中隱約有光。
她的心中升起一絲希望,或許天子還有辦法?
“陛下……意欲何往?”
劉協伸手一指。“去河東,去幷州,效高皇帝蟄伏漢中、光武皇帝偏居河北故事,再造大漢。”
想從河東開始中興之路,既是偶然,又是必然。
洛陽不可歸,長安已殘破,南側又是連綿萬里的秦嶺,漢中、南陽都無法立足,他想學劉邦、劉秀都沒機會,只能別闢蹊徑,走一條未曾設想的道路。
河東以及幷州,也就是後世的山西省,是中華大地上除關中以外最適合開國的地方。
從史前的堯舜禹,到先秦的晉,再到戰國時的魏趙韓,以及威鎮天下的大唐,都是在這片土地成長起來的。
任何一個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會忽視山西。
當然,這條路不容易走。
幾乎沒有人考慮過這條路,是因為幷州現在的情況很不樂觀。
經過東漢一百多年的文治,對胡人的懷柔政策導致匈奴、烏桓、鮮卑人不斷內遷,幷州已經成為半胡半漢之地,匈奴人的一部分甚至已經進入河東,眼下正駐紮在平陽(山西臨汾)一帶。
在絕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幷州絕不是朝廷應該駐足的地方。
但擁有兩千年曆史經驗的劉協覺得可行。
不僅可行,而且只能如此。
雖然在辦公室政治鬥爭中,他算不上高手,可是那麼多歷史、地理、軍事不是白讀的。
要想在幷州立足,與匈奴人為鄰,甚至將匈奴人趕回草原,靠口才是沒用的,他需要一支強悍的軍隊。
他考慮的第一步,就是收編段煨的軍隊,如果有可能,那就再加上張濟。
西涼軍的戰鬥力是有目共睹的。
段煨、張濟都是西涼人,屬董卓舊部,但他們與李傕、郭汜並不同心同德,是可以爭取的物件。
嚴格說起來,西涼諸將就是一盤散沙,從來沒有同心同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