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仙蹤醫影(第1/2 頁)
明朝成化年間,清平縣城被盛夏的驕陽炙烤著。晌午時分,日光如烈火般傾灑,街道上寥寥無幾的行人都匆忙地躲避著這熾熱的陽光,唯有一個身著破舊道袍的身影,不緊不慢地踱步其中。他,便是雲遊四方的清風道士。
清風道士手中搖著一把破蒲扇,本想尋一處安靜清涼之地歇腳,卻見前方匆匆走來兩人。這兩人衣著整潔,一看便是大戶人家的家僕模樣。他們行至清風道士面前,“撲通”一聲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
原來,清平縣城的知縣周崇的獨子周寧生了怪病,遍尋名醫卻毫無頭緒。聽聞清風道士醫術高明且神通廣大,周崇便特命家僕前來懇請他前去診治。
周寧少爺所患之病,極為怪異。他既不發燒,也不畏寒,可面板卻異常敏感,哪怕是最輕微的觸碰,甚至連衣服都不能穿,只要一接觸面板,就疼得他冷汗直冒、哇哇大叫。正值炎炎夏日,他還能勉強忍受,可若是到了秋涼時節,這病定會更加難熬。周崇為了兒子的病,幾乎請遍了城內所有有名的大夫,然而這些大夫面對周寧的怪病,都只是搖頭嘆息,毫無辦法。家中僕人也四處求神拜佛,日夜誦讀經文,病情卻依舊毫無起色。
清風道士神色平靜,開口問道:“這病是從何時開始的?”其中一個家僕連忙恭敬地回答:“五天前,少爺覺得天氣酷熱難耐,便脫光了衣服,走到後花園的荷花池邊乘涼,後來不知不覺睡著了。等醒來後,就覺得渾身難受,緊接著就得了這個怪病。”清風道士微微點頭,示意家僕在前帶路,一同前往後花園檢視。
踏入周府的後花園,清風道士不禁暗自咋舌。只見園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飛簷斗拱間盡顯精緻,龍鳳雕刻栩栩如生,玉飾欄杆在陽光下閃爍著溫潤的光澤,處處彰顯著奢華與氣派,這般豪華奢侈的景象,實在令人驚歎。
清風道士來到荷花池邊,幾棵高大的柳樹鬱鬱蔥蔥,枝葉繁茂,投下一大片清涼的綠蔭。他在周圍緩緩踱步,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仔細觀察了一番,隨後若有所思地返回廳中。
回到廳裡,清風道士吩咐家僕拿來筆墨紙硯,為周寧少爺開了一劑藥方:“準備糯米三擔,仔細淘洗乾淨後蒸熟,製成拳頭大小的飯糰,連續製作三天,少爺的病便可治癒。”
周崇擔任知縣已有數年,這些年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府中金銀財寶堆積如山,幾擔糯米對他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提。家中僕人眾多,分工明確,當天下午便依照吩咐將糯米蒸熟,搓成了一個個飽滿的飯糰。
周崇滿臉疑惑,小心翼翼地問道:“清風道長,這些飯糰該如何使用呢?”清風道士雙手負於身後,神色莊重地說:“少爺的病乃是邪毒入侵所致,每日用這三擔米飯糰行善積德,以善德之力驅散體內的邪惡之氣,方能保平安無虞。”
此時,清平縣城正遭遇嚴重的饑荒,百姓們食不果腹,街頭巷尾滿是面黃肌瘦的饑民,餓殍遍野,慘狀令人痛心。
清風道士便讓周崇在縣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設攤,發放飯糰,凡是衣著破舊、一看便是窮苦百姓的,每人發放四個。
糯米飯糰就這樣連續發放了兩天。到了第三天,清風道士吩咐留下兩個飯糰,其餘的仍按照之前的方式繼續發放。發放完畢後,他拿起這兩個不冷不熱的飯糰,穩步走進周寧少爺的臥室。只見他動作輕柔,拿著飯糰在周寧的全身上下輕輕擦拭,一遍又一遍。說來也神奇,這飯糰擦上去的時候,周寧不僅沒有露出痛苦的神色,反而眉頭舒展,嘴角微微上揚,看起來十分享受,嘴裡還不時發出舒服的喟嘆。
其實,周崇的兒子周寧患的並非什麼疑難怪病,病因就出在那幾棵柳樹上的刺毛蟲。盛夏時節,柳樹枝繁葉茂,刺毛蟲大量滋生。這些刺毛蟲在太陽的暴曬下,身上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