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論功行賞(第2/4 頁)
(看著二人,神色冷峻):“將他們押下去,好生看管。”
【此時,天色漸暗,戰鬥逐漸平息。陳友諒的平章陳榮等及指揮以下,帶著樓船軍馬來降】
陳榮(跪地,恭敬地說):“我等願歸降將軍,望將軍收留。”
朱元璋(微微點頭):“只要你們真心歸降,我朱元璋定不會虧待你們。”
【然而,張定邊卻趁著夜色,帶著陳友諒的屍體和陳理,乘坐小舟逃往武昌。朱元璋得知後,立刻下令】
朱元璋:“快,派人追擊,絕不能讓張定邊和陳理逃脫!”
【但最終,追擊的軍隊未能追上,張定邊成功抵達武昌,擁立陳理為帝,改元德壽】
第二幕:回師建康與論功行賞
【時間】:九月壬申
【地點】:建康,朱元璋帥府
【朱元璋率領大軍凱旋而歸,回到建康。他先前往宗廟祭祀,然後回到帥府,大擺慶功宴,犒勞將士】
朱元璋(坐在主位上,看著下方的將士們,滿臉笑容):“此次鄱陽湖之戰,能大獲全勝,全靠各位將士的奮勇拼殺。常遇春、廖永忠,你們在戰場上的表現尤為出色,我賜給你們田地,以表彰你們的功績。其他將士也都論功行賞,各有金帛賞賜。”
常遇春(單膝跪地,感激地說):“多謝主公賞賜!這都是將士們共同努力的結果,遇春定當繼續為主公效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廖永忠(同樣單膝跪地,激動地說):“多謝主公!永忠能為主公效力,是我一生的榮幸。日後定當更加努力,為我軍的勝利貢獻更多力量!”
【宴會上,眾人歡聲笑語,氣氛熱烈。但有將領心中仍有疑惑,起身問道】
將領甲(滿臉疑惑):“主公,陳友諒兵多將廣,戰艦也比我們的高大堅固,為何我們能取得如此大勝呢?”
朱元璋(微微一笑,站起身來,目光掃視眾人):“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陳友諒雖然兵眾勢強,但他的軍隊內部人心不齊,上下猜疑。而且他連年用兵,卻屢戰屢敗,早已失去了眾人的信任和支援。而我們呢,是順應時勢而動的正義之師,面對的敵人雖看似強大卻不得人心。我們的將士們一心向著我,每個人都鼓足了勇氣,以一當百,所以才能戰勝陳友諒。”
【諸將聽後,紛紛點頭,心中對朱元璋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眾將(齊聲說):“主公英明,我等佩服!”
第三幕:再徵武昌
【時間】:九月壬午
【地點】:建康帥府
【朱元璋坐在帥府中,神色凝重,與李善長、鄧愈、常遇春等人商議軍情】
朱元璋(語氣堅定):“陳理雖逃到武昌,但他根基未穩,正是我們一舉消滅他的好時機。李善長、鄧愈,我命你們留守建康,務必確保後方穩定。我將親自率領常遇春等將領,出征武昌。”
李善長(拱手領命):“主公放心,我和鄧愈定會守好建康,為主公提供堅實的後方支援。”
鄧愈(點頭道):“我等定不負主公所託。”
【常遇春則滿臉興奮,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出征】
常遇春(大聲說):“太好了,又能打仗了!這次我一定要把陳理生擒回來,獻給主公!”
【隨後,朱元璋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武昌進發】
第四幕:浙東的危機與應對
【時間】:九月,與朱元璋出征武昌同時
【地點】:浙東,東陽戰場
【諸全叛將謝再興勾結張士誠,率領敵軍進犯東陽。朱文忠得到訊息後,立刻率領軍隊迎戰】
朱文忠(騎在馬上,神色冷峻):“謝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