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一個證據(第2/3 頁)
個問題,你晚上會調整自己的電臺頻率嗎?over”
“調頻?”女孩說,“不會呀,我一直是14255hz。”
“你們聽,她說沒有調整過頻率。”白楊大喇喇地往椅背上一靠。
“她當然沒有調整過頻率,但是頻率的變化不一定是人為的。”趙博文解釋,“你知道多普勒雷達吧?根據雷達波的頻率變化來測算目標的飛行速度,這種原理在業餘無線電活動中也經常用到。”
“打衛星。”白震說。
所謂打衛星,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業餘無線電活動,除了直頻通聯、中繼臺以及電離層反射,ha們還可以依靠軌道上的人造衛星進行業餘無線電活動,這種負責中繼轉接業餘無線電訊號的衛星就稱作業餘衛星――例如哈工大研發的紫丁香系列衛星,當然國際空間站也是一個超大號的業餘衛星,任何人都可以透過業餘衛星進行遠距離呼叫,但需要注意的是,業餘衛星都是低軌衛星,和同步軌道衛星不同,低軌衛星不會和地面保持相對靜止,它們會以飛快的速度過境――一旦存在相對速度,那麼電磁波的多普勒效應就是不能忽視的影響因素。
當衛星入境時,由於距離在快速拉近,電磁波被壓縮頻率會升高,當衛星離境時,距離在拉遠,電磁波被拉開頻率會降低,這個原理與站在火車站裡聽火車進站的呼嘯聲變化一模一樣。
所以ha在打衛星時,就必須根據衛星的位置,調整自己的收發頻率,這叫做多普勒頻移。
“這些我知道。”
白楊當然清楚什麼叫多普勒效應,但是他和bg4sr又不是透過衛星通聯的,為什麼會受到多普勒效應影響?
“你彆著急,聽我們說完。”趙博文說,“根據目前的實驗,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初步結論,大概在六點半之後,我們可以隱隱約約捕捉到一丁點訊號,到七點之後,訊號才清晰到能正常通話,那個時候頻率是14305hz,頻率比14255hz要高不少,這是為什麼?”
白楊想了想。
“因為有什麼東西入境嗎?”
“到了後半夜,凌晨兩點之後,最佳通聯頻率會下降到145hz,這是為什麼?”
白楊想了想。
“因為什麼東西在離境?”
“究竟是什麼東西在入境離境?”趙博文問,“你想想這個時間點,什麼東西會在下午六點半出現?到午夜十二點時趨於穩定位置?十二點之後又開始拉遠距離?”
白楊一拍腦袋。
“黑月。”
“沒錯,這就是我們找到的間接證據,電臺頻率的變化與黑月的位置變化是吻合的,黑月肯定是超時空通聯的重要影響因素,這是我們找到的第一個有力證據。”趙博文說,“頻率變化的速度差不多是每個小時頻移10khz,這個頻率變化不小,所以在十一點之前你聯絡不上bg4sr,那個時候她不在你的接收範圍之內。”
白楊明白了。
白天他聯絡不上bg4sr,是因為黑月不在天上。
十一點之前他聯絡不上bg4sr,是因為頻率沒有對上。
ssb模式下發信佔用的頻寬很窄,一般而言,各類無線電調製方式中調頻最佔頻寬,調頻大於調幅大於ssb大於cw,cw就是發電報,它佔用頻寬最小,但是cw只能滴滴答答,ssb的優勢就是你能用它直接通話而且佔用的頻段寬度很窄,白楊用的ssb模式佔用的頻寬大概也就20khz,他的收發就主要集中在14255hz至14275hz這個狹窄的區間內,一旦對方的訊號脫離這個區間,他就收不到了。
以午夜十二點的14255hz為基準,按照每個小時頻移10khz的速度計算,前半夜的頻率都會高於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