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第1/2 頁)
沒兩天,祁秋年就聽到赫家冰鋪又在挖冰窖了,聽說挖了好幾個大冰窖。
稍微琢磨了一下,大概能猜到錢隼的腦回路,從前他們冰塊賣得貴,做權貴生意,但現在京城權貴有一半都悄悄來他這裡充貴賓了。
客戶少了一半,錢隼只能退而求其次,把普通人的生意一起做了,但賣給普通人就不可能再賣出從前的價格了。
只能低價走量,以求把收益維持到從前的水準,否則他不好跟赫家交差。
祁秋年呵笑,“大源,你去把我們開業請的戲班子叫來,讓他們再進城走兩圈兒。”
喊了兩聲,沒聽見大源跑過來回話,這才想起大源已經出門了。
大源最近在忙著城外建廠的事情,還去災民裡招了不少的勞動力,也招了些婦女給他們做餐食。
錢和材料都不缺,工人們也願意加班加點,更何況他們還包一日三餐,餐餐都能看到肉,雖然可能就一兩片肥肉。
但這是他們從前在村裡過年都未必吃得上的伙食了。
所以廠房的雛形基本上已經有了。
而其他權貴也有樣學樣,或許也是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又或者是看過祁秋年那份奇特的奏摺裡以工代賑這四個字。
城外災民的勞動力廉價,他們也招了些去給莊子裡建房或者是做別的苦力,沒有肉,也能給幾個大饅頭。
再加上城門口源源不斷的熱粥,災民們動起來之後,目前的情況還在可控之中。
而在百姓心中,祁秋年這個侯爺已經有了幾分美名。
就在錢隼挖好冰窖,開始招工從凍河裡挖冰的第二天,戲班子們又敲鑼打鼓,舉著牌子在京城裡熱鬧穿堂。
募捐
百姓們又被吸引住了視線,紛紛圍了過來。
“小侯爺又要搞什麼活動了?”
店小二們又不停穿梭在人群裡解釋。
“諸位父老鄉親,你們後日帶上一坨棉花到城門口去,大坨小坨無所謂,新舊也無所謂,沒有棉花,有鴨絨鵝絨,或者羊毛也行,只要洗乾淨的都可以。”
“帶這些東西作甚?”
店小二們又解釋,“侯爺現在急缺保暖的棉花,總之,棉花也不是白拿大家的,侯爺為大家準備的報酬定然是不會讓各位父老鄉親們失望的,甚至還能終身受益。”
百姓也能想得到,祁小侯爺緊缺棉花,大概是為了城外的災民,前幾天也有人見到了小侯爺和王家布莊的當家人頻繁來往。
所以他們猜測,應該是小侯爺找王家買了布,然後現在缺填充物,他們京城周邊並不盛產棉花,大多數棉花都是邊疆那邊拉過來賣的。
總之,短時間要買足夠給災民禦寒的棉花,不容易啊,想必也是因為這樣,侯爺才想著讓大家一人捐獻一把棉花吧?
百姓們深思,一坨棉花,不拘大小,也不拘新舊,說實在的,這裡是京城,哪怕是小乞丐都能拿出一張舊棉被。
從棉被裡摳一坨棉花出來,也不影響自己取暖。
誰家都不缺這一點。
有人在人群中高聲說。
“想來侯爺也是為了做善事,咱們普通老百姓沒啥錢,也沒啥能力,就算想幫忙也沒處使勁,城外的災民,也是咱們大晉的子民,不說別的,出一把舊棉花還是可以的。”
又有人接話。
“食之禪的店小二也說了侯爺不會白要咱們的棉花,我準備把我小時候的舊棉衣拆出來。”>r />
“算我一個,我小孫子去年冬天的襁褓也沒啥用了,被小孫子尿過不知道多少回了,家裡人也嫌棄,不如再拿熱水洗洗,送給災民,洗乾淨了也能用。”
“也算小女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