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從文豪開始崛起百度百科 > 第6章 印書成功

第6章 印書成功(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我不叫謝石頭穿越到大唐,我囤積了萬億物質星落門極品皇太子之貞觀永治聯盟:開局收徒李哥的我,無敵了四合院之開局娶個售貨員穿成惡毒反派,主角被撩瘋!重生逆襲:智謀登峰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精靈:開局撿漏玉蟲石板我在北魏的鐵血生涯崩壞世界的守護者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二喬,咱倆稱呼各論的好不好崩鐵:阿哈跟你心連心黑神話,不通關就滅世?我來助你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年代:四合院裡的情報員三國軍神漢末三國之北疆幽冥

“二爺,就這麼涮?”

“對,就這麼涮,厚薄無所謂,但要勻稱。”

多日後,在賈芸日以繼夜的忙碌下,一千多個常用字全部鑄模完成。

有一些常用字不止一個,最常用的要鑄造出多個才行。

接下來,賈芸完成了初步排版。

就是將每十頁用字擺在平板之中,金屬字要稍微凸顯向上一些。

然後涮墨。

墨也是特殊調製而成。

是要用墨水,脂肪,樹脂按比例調和而成。

不光是能印刷上色,按其黏稠度與附著力,可以均勻附著於金屬字的表面,並且清晰呈現。

病癒的小丫鬟小竹也被賈芸抓了來打下手。

對小竹來說,眼前這事叫她有些戰戰兢兢。

這是在做書啊!

書籍,在華夏人心裡是有著崇高的地位,不光是商品,還有文化附加屬性。

別說書籍了,就算是寫滿了字的紙也不能亂扔。

民間的一些書籍,用的是寫滿一面紙的公文紙的反面。

這種紙從衙門裡流出來,只要給管事的小吏一些好處就行,成本相對要低的多。

這種書籍的價格相對要低一些,只要能忍受一面是書籍正文,反面是公文草稿就行。

“敬惜字紙”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很多人都會把用過的字紙收集在一起,定期焚燒,不會隨意丟棄毀損。

廁紙是專用的草紙。

可不敢拿正經文墨用紙上茅房,按此時的風俗習說是要天打雷劈的。

而現在,一個小丫鬟戰戰兢兢的在給字模涮墨,等候著印刷書籍,怪不得小竹的小臉上滿是紅暈,整個人都是緊張萬分。

賈芸看的只是暗笑。

待小丫鬟涮好墨,賈芸令她將準備好的鉛山紙擺在模具上方,然後蓋上皮製的覆具。

模具也是預先按紙張的大小製成,平鋪之後,正好覆蓋了涮好墨的模具。

接著賈芸把機器下方的托盤推到絞盤下方。

然後賈芸轉動絞盤,螺桿轉運,幾個呼吸後鐵製的壓板抵達模具上方,壓在覆具上。

感覺到壓板到底之後,賈芸又反方向轉動機器,提起壓板。

整個過程,大約是五秒鐘左右。

這個機器就是古登堡印刷機。

機器整體是賈芸在幾個鐵匠鋪裡分別打造出零部件,然後自己組裝出來。

螺桿和轉軸要複雜些,有賈芸的指點也費了幾天功法才製造完成。

其餘的都是一天就能打造出來。

京城的鐵匠也是這個世界水準最高的一群人,要不然也不可能在京師開的起鋪子。

整個機器一人來高,用銀十多兩。

主要就是工費貴,鐵的價格並不高。

鐵價是一斤一分二厘銀,一百斤鐵才一兩二錢,整個機器重三百來斤,成本幾兩,剩下的都是工費。

鉛和錫加起來也只十來兩銀,這兩樣金屬在這時代更不值錢。

耗銀多是因為量更大。

最貴的就是紙。

賈芸買的是鉛山紙,七十兩買了一萬四千張鉛山紙,是當時的主流民用紙。

如果是一些講究的經史子集,用的紙要更貴,成書的價格也昂貴的多。

加上墨水,油脂。

一百多兩銀子用的精光,只剩下不到二兩。

賈芸也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了。

隨著壓板升起,賈芸拉開覆皮。

再揭起白紙。

從背面看已經有明顯的字跡。

小竹在一旁明顯的呼吸急促起來。

目錄
抗戰之無雙戰將鋒戈之風起雲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