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2 頁)
兩邊的糾纏到了第三回 合,章成組織短平快球,陶希洪起跳攔網,不料對方直接將球扣在陶希洪的手上,球被攔回後出界,反而丟了一分。
陶希洪看著對面主攻,不甘心地嘖了聲。對方是臨近畢業的大四學長,也是校隊的前任隊長,曾帶領央理連續兩年登頂華北賽區。如今站在他的對面,可謂是又愛又恨。
許江同看出他的失落,上前拍了拍他的肩。陶希洪立刻滿血復活,轉身回應了一個躊躇滿志的笑。
隊伍終於開始輪轉,許江同的注意力也逐漸集中。
陶希洪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技術,他的動態視力很強,幾乎可以預判對手七成的假動作,攔網效率極高,又懂得和隊友配合。許江同每次將球傳出,看到陶希洪在身前起跳,都會有種莫名的安全感‐‐無論是掩護進攻還是扣自己的快球。
落地的時候,陶希洪總是及時地越到最高點。右側衣角下露出一點腹肌,擊球剎那手臂沾著汗水,肌肉筋骨分明,然後零點幾秒,是扣球成功的聲音。
又是一場多回合的較量。許江同跑到網前,下意識用餘光尋找陶希洪的身影。球碰到手指的瞬間,許江同一如既往平靜地目視前方,腰卻微微後仰,手指輕巧地一撥,將球傳到二號位。
陶希洪如同約定般出現在身後,沿著對方攔網的空檔,快速將球扣入對方界內,打破了僵局。
&ldo;好球!&rdo;隨著歡呼聲,兩人默契地舉起手,在空中清脆地擊掌。
許江同笑得很,彷彿又找回了曾經運動與創作相輔相成的快樂。
扣下這球後,比分變為24:20,他們領先4分,率先迎來局點。
這一輪由學生隊的前隊長發球。他頂著決勝球的壓力,打出了一個不錯的跳發。由於力量和角度的問題,高勛在後排接得不好,球低空飛向網前,他也因為重心不穩坐在了地上。
許江同見狀立刻跑回去,單手把球託到四號位打調整攻,被對面輕鬆地攔回。眼見球落在前場,原本三號位的陶希洪不得已俯身救球,瞬間將 原本的陣型沖得七零八落。
許江同看著場上發生的一切,頓時察覺對方在局末的不甘與氣勢,大有追平比分的狠勁。
絕對不能讓他們成功。
球很快向他飛來,許江同縱身起跳,用餘光掃了眼對方場地。
有趣的是,對面還保持著剛才兩點攻攔網的陣勢,二傳和接應分別站在兩側,大主攻發球後還沒有明顯跑動,自由人則在後場隨時待命。
六人分別站在六點,構成了一個標準的六邊形。
許江同觸球瞬間,不假思索地轉身,對準幾何體的重心扣了下去。
出其不意的二次球避開了攔網,隊員們紛紛回頭、抬頭、助跑,反而因為這些本能的舉動,互相讓了半秒。
於此同時,陶希洪依舊履行著副攻掩護進攻的職責,在他的身側起跳。雖然碰到的是虛無的空氣,他卻因為這一跳清楚地看到了許江同魔術般定格的畫面。
六位隊員都沒有防守動作,任憑那球落在他們中間。
裁判的哨聲劃破沉悶的空氣,宣告著許江同等人率先拿下首局。
&ldo;耶!&rdo;許江同同樣難掩扣球成功的喜悅,激動地看向陶希洪。
陶希洪順勢握住他的手腕,一把拉入懷中,摸了摸他的後頸,親暱道:&ldo;原來這就是藝術家眼裡的世界嗎?真有趣。&rdo;
&ldo;藝術家的世界?&rdo;許江同反而被他的話弄得一頭霧水。
陶希洪展開他的手,悄悄在他的手心裡畫了個正六邊形。
&ldo;原來是這個意思…&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