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設奸計調虎離山(第1/2 頁)
若干年後,太平鎮人沒見任何外鄉人來此祭悼。
而那棵桐子樹卻發瘋般地猛長,粗壯碩大,枝若華蓋,桐果累累。
每年秋季都能收三兩擔桐子。
直到公共食堂成立,那棵圍粗的桐樹才被饑民砍了塞進了食堂的爐灶。
那座枉死的墳墓也被牛蹄踏平。
“學小寨”時,被改造成一塊沃土。
當柳家祠堂被改建成國家糧庫時,祠堂的農戶才偶爾談起這一樁聞風色變的往事,少不了讓聽者一陣心驚膽顫。
午飯剛剛開過,冬日的太陽懶懶地灑在柳家祠堂的院壩。
無精打采的盯著這一撥無法決定自己命運的白軍。
太陽的溫暖無法驅逐白軍早就寒冷的心。
隊伍明日凌晨四點就要開發,胡連長煩躁不安地在正殿裡來回踱著方步,好像要下一個重大的決定。
雷彪站在正殿的角落,見連長一副心事衷衷的樣子,不敢打攪。
過了許久胡連長才發現他,他微微一怔:“雷彪,有什麼事麼?”
“報告連長,雷彪帶兵無方,特來負荊請罪!”
雷彪敬一個禮。
“嗨,算了,非常時刻,這種事是也在預料之中的。”
胡連長擺了擺手,隨即溫和地道:
“你我弟兄一場,患難共四五年,很不容易,過了的事就不提了,今後凡事謹慎一些就是。”
一席話說得雷彪心裡暖洋洋,差點就要流下眼淚。
他拍著胸膛,信誓旦旦地道:
“多謝連長的不治罪之恩,我雷彪時後赴湯蹈火,誓死跟隨連長左右!”
“好兄弟!”胡連長拍了拍雷彪的肩膀:
“來,坐下,我這裡還有一瓶團長出發時派發的劍南春,還有兩袋花生米。”
雷彪在連長身旁的一根板凳上坐了,胡連長拎著劍南春倒了一半在茶杯裡遞給雷彪。
雷彪接過抿了一小口,讚道,“好酒!”
幾杯燒酒下肚,想法也就不覺多了起來,他們心裡十分明白這次部隊開到大巴山前途十分渺茫。
胡連長推測此去大巴山集結待命,只有一種結果:
紅黨找出隊伍裡罪大惡極的人法辦,剩下的就被分散編入其他紅軍部隊。
當然也免不了有人被譴送回原藉耕田。
就算紅黨放寬政策既往不咎,回到地方,那時面對的將是仇恨。
面對農民當權的基層政府,其遭遇是可完全可以想象的。
後半生就絕對災多福少了。
一瓶酒喝完,二人的臉已經燒得通紅。
面對連長的悲觀情緒,雷彪突然想到了賈家那兩位水靈靈的姑娘。
趁著酒意,他對連長眼珠子一轉:
“現實如此,也是命中註定,想來想去,人生就這麼一回,短暫得可憐。”
不如及時行樂,不然到時想對酒當歌也歌不成了!”
“你的意思是……”胡連長心裡明白,但佯裝不知,試探性的問。
“賈家那兩朵花啊,連長忘了麼?這樣標緻的人兒我雷彪絕對是過目不忘的。”
雷彪異常興奮地道。
“兩朵花倒是十分豔麗,只是我們此行團部早就宣佈過嚴格的紀律,而且時局已不同往時。”
酒精明顯已經在胡連長的腦子裡發生了效用。
他此時假作擔憂,只不過是想試探雷彪有些什麼下流的手段。
“屁,在柳家祠堂還不是你連長說了算麼,你還記得那個大漢柳跛子對賈老頭宣佈的政策麼?”
“他宣佈什麼政策?”
“嘿嘿,他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