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2 頁)
餘玠,字義夫,號樵隱,蘄州人。出身貧寒之家,少年時求學於白鹿洞書院。他性任俠,喜功名,好大言,常常在書院外的茶肆高談闊論,議論朝政時事,為人側目。茶肆主人怕惹來禍事,多次相勸,餘玠不肯聽。某日,二人終於起了爭執,餘玠憤怒之下將賣茶翁推倒,致其死命。
他見鬧出了人命,急忙畏罪逃走,卻因受官府通緝,無處容身,便乾脆投筆從戎,投奔到淮東制置使趙葵麾下,作《瑞鶴仙》詞毛遂自薦:怪新來瘦損。對鏡臺、霜華零亂鬢影。
胸中恨誰省。
正關山寂寞,暮天風景。
貂裘漸冷。聽梧桐、聲敲露井。
可無人、為向樓頭,試問塞鴻音信。
爭忍。
勾引愁緒,半掩金鋪,雨欺燈暈。
家僮困臥,呼不應,自高枕。
待催他、天際銀蟾飛上,喚取嫦娥細問。
要乾坤,表裡光輝,照予醉飲。
趙葵讀到詞後,很欣賞餘玠的志向,遂留他在幕府作幕僚。餘玠才幹出眾,很快因&ldo;明敏幹煉&rdo;擢升為作監主簿。
端平三年(1236年),即蒙古軍攻入四川腹心之地的這一年,餘玠離開軍中,回家鄉奔喪守制,蘄州亦受到了蒙古人的進攻。餘玠應地方官之召參加守城,以&ldo;弩火藥箭&rdo;和&ldo;弓火藥箭&rdo;等新式武器大敗蒙古軍。由於軍功顯赫,被迅疾起復,進官淮東制置司參議。未幾,再進工部郎官。
蒙古軍在南下反覆受阻後,終於意識到水軍的重要,亦在開封一帶大造戰船,訓練水軍。餘玠率領一支精幹水軍潛入敵後,一舉燒毀了蒙古軍的造船裝置,如此有勇有謀之舉,令其名聲大噪,迅疾升為淮東制置副使。
淳祐元年(1241年),餘玠奉詔入覲,慷慨道:&ldo;事無大小,須是務實。&rdo;向宋理宗面陳&ldo;固本強邊&rdo;二策:一是革除虛妄空談之習,動員國人強邊防敵;二是文武之士平等相待,一致抗蒙。
第一次入宮面聖,餘玠便給皇帝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尤其他極力主張朝廷應該一改&ldo;重文輕武&rdo;的國策,重視武將,道:&ldo;如今稱行武之人為粗人,斥責為&l;噲伍&r;。希望陛下對文武之士一視同仁,不要有所偏重。
有偏重則必會導致偏激。文武交相偏激,非國家福分。&rdo;由於外患嚴重,南宋王朝處於生死存亡之際,此議極符合時局需要,宋理宗稱讚他所論&ldo;皆不尋常,可獨當一面&rdo;。
也就是在這一年,蒙古軍再度攻蜀,長驅入川,包圍了南宋四川制置司所在地成都。四川制置使陳隆之堅壁不出。數日後,成都守將田世顯開門投降,蒙古軍突入城內,俘獲陳隆之,押赴漢州,令其詔諭南宋漢州守將王夔出降。陳隆之手書&ldo;城破被執&rdo;四字,並呼諭王夔堅守,結果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全家幾百口都被蒙古軍殺死。王夔率軍驅趕火牛突圍而走,漢州不攻自破,百姓慘遭蒙古軍屠戮。其他各路蒙軍四出抄掠,先後攻破西川地區嘉定、瀘州、敘州等二十餘城,窮幽極遠,搜殺不遺,殭屍滿野,良為寒心,史稱&ldo;西州之禍&rdo;。直至十一月蒙古大汗窩闊臺病死,蒙古軍方才退去。
面對如此局面,南宋朝廷急需一位能擔當大任者主持四川局面,宋理宗最終破格提拔了餘玠,令其入蜀主持抗蒙大業,曉諭其&ldo;任責全蜀,應軍行排程,權許便宜施行&rdo;。
自蒙古軍攻入四川後,蜀地幾成白地,宋朝將吏各專號令,猶如一盤散沙,四川形勢已到了&ldo;命脈垂絕,形神俱離,僅存一縷之氣息&rdo;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