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從江西寧都縣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著名分子生理學家李蓬(第2/5 頁)
97年至2003年間,李蓬應聘在新加坡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室主任和助理教授。
1999年,李蓬獲得新加坡國家青年科學家獎。
2003年至2006年間,李蓬擔任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系研究室主任、助理教授。
求學之路解碼
李蓬院士的求學之路,對其後來成為院士的影響深遠。
她早期在江西省寧都中學的學習經歷,為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育,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刻苦鑽研的精神。
隨後,她成功考入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並在那裡獲得了學士學位,進一步加深了對生物學的理解和熱愛。
重要的是,李蓬院士在學術生涯的早期就獲得了中美cUSbEA獎學金,並前往美國留學。
這一經歷,不僅讓她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一流的科研環境和資源,還鍛鍊了她獨立研究的能力和國際化的視野。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獲得博士學位後,她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工作,進一步積累了科研經驗,拓寬了學術視野。
在新加坡和美國的博士後工作期間,李蓬院士深入研究了生物學領域的前沿問題,並發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為她在學術界贏得了聲譽。這些經歷,不僅提升了她的學術水平,還培養了她嚴謹的科研態度和創新思維。
李蓬院士在新加坡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及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系的工作經歷,使她有機會領導和管理研究室,鍛鍊了她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這些能力對於一個院士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院士不僅需要具備深厚的學術造詣,還需要能夠帶領團隊進行高水平的科研工作。
由此可見,李蓬院士的求學之路,對其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重要影響。
她的學術背景、科研經歷以及領導和管理能力,都為她在生物學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奠定了堅實基礎。
院士從業之路
2006年,李蓬全職回國,擔任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教授,曾與清華大學周海夢教授合作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海外合作研究基金。
2007年,李蓬擔任973蛋白質計劃首席科學家。
2009年,李蓬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同年出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
2012年,李蓬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生命科學領域)。
2015年,李蓬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隸屬於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2016年,李蓬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6年11月至2023年10月,李蓬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學部主任。
2022年6月5日,李蓬受聘擔任鄭州大學校長。
2022年9月24日,李蓬受聘為“河南省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首席科學家”。
2023年2月14日,李蓬院士當選為馬歇爾國際消化病醫院(馬歇爾國際消化醫學研究中心)理事長。
2023年7月,李蓬當選為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肥胖症研究分會名譽會長。
從業之路解碼
李蓬院士的從業之路,對其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深遠影響。
她在2006年全職回國,選擇擔任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教授,這一決定標誌著她將個人學術追求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致力於推動國內生物科學領域的發展。
在清華大學的任職期間,李蓬院士不僅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還積極參與學術交流和合作。
她與周海夢教授的合作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