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從山東蘭陵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艦載武器專家邱志明(第1/4 頁)
院士出生地
邱志明院士,1961年12月23日出生於山東蘭陵。
蘭陵現為山東省臨沂市所轄的一個縣,它位於山東省南部、臨沂市西南部,地處魯南低山丘陵南緣。
蘭陵東與臨沂市羅莊區及郯城縣接壤,東南部與郯城縣相連,南部與江蘇省邳州市毗鄰,西部與棗莊為鄰,北部與費縣交界,東北部與羅莊區相依。
蘭陵歷史悠久,春秋時先屬鄫國,後屬魯國。
公元前468年為越國地盤,後楚取之,改為蘭陵縣。
秦、三國、西晉境屬東海郡。
隋、唐、宋、元境屬臨沂縣。
清朝屬沂州府蘭山縣。
1953年,撤銷蘭陵縣,其轄區部分併入蒼山縣。
2013年12月,蒼山縣更名為蘭陵縣。
蘭陵人文底蘊深厚,是齊、魯、楚三種文化的交匯地,有豐富的人文景觀。
這裡有荀子廟、莊塢永濟橋、蕭氏文化園等眾多旅遊景點。
明朝萬曆年間開掘的泇河運道,曾讓蘭陵有通航之利,沿泇河運道可直達京杭。
蘭陵名人輩出,戰國時期,荀子先後兩次任蘭陵令近二十年,後居家蘭陵著書講學。
法家學派代表韓非與秦朝開國丞相李斯“俱事荀卿”。
漢代“鑿壁偷光”的匡衡、傳說中造字的倉頡等也出自蘭陵。
魏晉南北朝時期有繆襲、何承天等名人。
隋唐以後則有顏師古、蕭穎士等。
蘭陵還是蕭氏家族的郡望地,其後裔在南北朝時期出了11位皇帝。
出生地解碼
邱志明院士出生于山東蘭陵,蘭陵的人文、教育等環境,對他後來成為院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山東蘭陵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是齊、魯、楚三種文化的交匯地,荀子曾在此任蘭陵令並著書講學。
這種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學術氛圍可能在潛移默化中激發了邱志明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學術的追求。
這也培養了他的文化素養和思考能力,為他日後在學術道路上的發展奠定了精神基礎。
蘭陵當地重視教育的傳統,為邱志明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教育環境。
儘管在當時可能教育資源相對有限,但當地教育體系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使他在早期學習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能夠順利地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和研究階段。
蘭陵所處的山東地區,人們通常具有勤奮、踏實、堅韌的性格特點。
在這樣的地域文化中成長,邱志明可能深受這種性格特質的影響。
在面對科研難題時,能夠保持勤奮努力、腳踏實地的態度,不畏困難,堅持不懈地進行探索和研究。
這種性格成為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斷前進的重要動力。
蘭陵歷史上名人輩出,從荀子到匡衡等眾多傑出人物。
這些鄉賢的事蹟和成就可能成為邱志明成長過程中的榜樣力量,激勵著他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以他們為標杆,努力在自己的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為家鄉和國家爭光。
當然,邱志明院士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出生地的影響只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他自身的天賦、努力以及在求學和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機遇等都對他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
院士求學之路
1978年10月,邱志明就讀於海軍工程學院艦炮工程大學本科,1982年10月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7年,邱志明從海軍工程學院兵器火力控制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2000年9月,邱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