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啊?宮鬥?我嗎?(二十)(第2/4 頁)
“臣妾謝皇上恩典。”
皇上轉而看向解憂:“嬿婉也在啊,真是巧了。”
這好像不是要趕自己走,只是隨口一說。解憂福身行禮,皇上擺了擺手,示意二人免禮。他與皇后說了幾句體貼場面話,輕咳一聲:
“朕今日來,除了看望皇后,還有一事要商議。”
就知道你沒憋好屁。解憂假意告辭,被皇上阻止:
“你素來聰慧,不妨也聽聽。”
解憂對這兩個字也快麻木了,連吐槽的心思都沒有。皇上沉吟片刻,道:
“近日,蒙古各部首領聯名上書,請求朕將朕的嫡公主下嫁於科爾沁部,以鞏固滿蒙安寧。”
富察琅嬅臉色驟變,宮中現有適齡的嫡公主只有太后次女柔淑公主與自己的璟瑟,她明白這意味著什麼,看向皇上,眼中滿是憂慮與不捨:
“皇上,嫡公主乃皇室血脈,豈能輕易遠嫁?”
皇上嘆了口氣:
“朕又何嘗不知?但滿蒙聯姻是舊俗,朕不得不慎重考慮,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也不知這皇上一天天的在忌憚些什麼,一副處處被掣肘的窩囊樣子:
,!
“皇上,臣妾以為,聯姻之事需謹慎考慮。嫡公主乃金枝玉葉,其婚姻大事不僅關乎個人幸福,更關乎國家顏面。皇上英明神武,是天下的主人,豈能任對方予取予求?”人家說啥你聽啥,你是皇上他是皇上?
當然了,說話有說話的技巧,解憂一派天真無邪的崇拜之色,捧得皇上眉頭都舒展了幾分:
“嬿婉言之有理,朕自然不會將嫡公主輕易遠嫁。不過,此事事關重大,還需從長計議。”
目前太后膝下只得柔淑一個公主,富察琅嬅身懷有孕,又有永璉在側,於情於理,都是璟瑟被選中的機率大些。不過二阿哥永璉還活得好好的,就算璟瑟出嫁,骨肉分離的苦楚也不至於將她擊垮。她凝氣定神,握住皇上的手:
“臣妾雖不願嫡公主遠嫁,但國家大事為重。臣妾願全力支援皇上的決定。”
按照這個世界的設定,太后長女端淑公主已經遠嫁驍勇善戰的準噶爾部,若柔淑公主再嫁去富庶尊貴的科爾沁部,那麼蒙古宗親中最大的兩個部落,都成了太后的倚靠,皇上自然不願意見到這種場面。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回握住富察琅嬅的手:
“皇后深明大義,朕心甚慰。”
解憂默默等帝后二人秀了一把恩愛,待皇上講出駙額人選是孝莊太后的四哥、科爾沁親王滿珠習禮的玄孫——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時,隱晦提出色布騰巴勒珠爾此人自小在京城長大,就算在京城修建公主府,讓公主和駙額婚後留在此處生活,也是合情合理的。
富察琅嬅哪裡捨得璟瑟遠嫁?她聽出解憂話中之意,當即眼前一亮,對著皇上一頓軟磨硬泡、連捧帶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搬出各種典故,甚至下定決心給家裡寫信,讓富察氏一門老小輪番上陣勸說,就算留不住璟瑟,也不能放任她嫁去遙遠的科爾沁草原。
人逢喜事精神爽,富察琅嬅眼下兒女雙全、心智清明,講出來的話自然能讓人聽進去,皇上再窩囊贅婿也是皇上,手下有烏雅兆惠、富察傅恆等幾員猛將,還不至於對蒙古卑躬屈膝。璟瑟是宮裡這一代唯一的公主,也是他唯一的嫡女,自幼備受疼愛,若是能有兩全其美之法,當然是極好的。
談著談著,這事差不多就算敲定了,皇上以孝治國,多半不會強迫太后身邊唯一的女兒柔淑遠嫁,但他會爭取讓璟瑟出嫁後留在京城,以便對方時時入宮,共享天倫。
日頭西斜,眼看就到了晚膳時分。皇上囑咐二人,一切塵埃落定前不可外洩半點風聲。解憂表面恭敬答允,心中嗤笑不止——你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